渡江云.闭门春尽,兀坐成吟

钩帘喧暝燕,絮风正急,忍问抱愁归。

绣尘摇梦短,几处垂杨,水曲暗鹃啼。

闲心漫理,怕尚有、一点芳菲。

刚凭得、绝尘书幌,绕树绿成围。凄迷。

单杯婪尾,小字蛮笺,更安排何计。

空怨他、高楼银烛,催送斜晖。

今宵泪到云屏隙,只断钟、疏鼓休提。

人静后,和春泥语低低。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闭门生活,词人独自坐着,思绪纷飞。"钩帘喧暝燕,絮风正急",通过燕子归巢和柳絮纷飞,展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也透露出词人心中的愁绪。"绣尘摇梦短,几处垂杨,水曲暗鹃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凉,暗示着词人的孤独与哀伤。

"闲心漫理,怕尚有、一点芳菲",表达了词人对春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忧虑。"绝尘书幌,绕树绿成围",则以绿色环绕的书籍为背景,寓言了词人沉浸在书海中寻求慰藉的情景。

进入下片,词人借酒浇愁,"单杯婪尾",但字句间仍透露出无尽的愁绪。他对高楼上的银烛和渐落的夕阳感到无奈,"空怨他、高楼银烛,催送斜晖",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夜晚来临,词人只能在寂寞中听着钟鼓声,"今宵泪到云屏隙",泪水滴落在云母屏风上,无声无息。

最后,词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低声倾诉心事,"人静后,和春泥语低低",将内心的孤寂与对春天的眷恋融入到与春泥的低语之中,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感伤和对春天的依恋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细腻地刻画了词人闭门度春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莺啼序

歌纨恨轻易染,叹清尊未洗。

醉魂醒、吹入江风,洞箫凝望云际。

镜华润、流尘暗涩,惊鸾冉冉仙衣委。

想霓裳天上,如今散落人世。

往日旗亭,载酒俊侣,为深情惯系。

第一是、愁极桓伊,曲中抛尽铅泪。

睨崦嵫、香兰赋笔,伴樱唱、春娇红蕊。

向良宵,烛底牵萦,梦云奇丽。

芳韶草绿,素约茸红,燕识旧游里。

凭细语、南陌灯倦,夜雨人去,属引邻墙,笛声凄异。

西风又怨,离鸿分后,黄垆陈迹山河感。

对茫茫、满眼浮生事。

当时记得,无端艳冶销磨,岁华暖回怨绮。

闲情颣璧,绮语泥犁,道忏除尚未。

漫几度、莺边花外,泥写无题,锦段须酬,玉珰谁寄。

真知者少,相怜何计。

双烟炉倚桐爨冷,更同心、松柏休轻比。

江湖纵有扁舟,似此星辰,故乡信美。

形式:

绕佛阁.荔湾追凉,经黄诏平别业,感念往年觞咏之盛,怅然回棹。次美成韵

镜空翳奁。蘋外鹭立,微照溪馆。灯梦摇短。

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到门涨满。

应恨未解,人事廊远。兰棹柔婉。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

旧侣怅离索,静掩书帷添日线。

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听暮笛沉沉,银漏催箭。

有情才见。记泪蜡纵横,诗思零乱。

水天宽、闹红仍展。

形式:

减字木兰花.七月七日,六禾约祀周稚圭,未能也。夜阑对烛,感念生才,率拈短韵

南唐丽句。无限江山随北去。汴水千年。

消得词流一辈贤。针楼彩月。诞降官家那复说。

仙籁分他。天上今传陌上花。

形式:

过秦楼.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

雨蹙幽花,日催残燕,梦觉小楼高枕。

余薰翠被,泛恨红波,柳下系骢寒噤。

妆点澄江素罗,银宇光摇,蓝壶冰浸。

渐天风湿袂,琼瑰盈把,烂逾机锦。

凭细续、断绪茸窗,连环珠腕,怕说旧情衰寝。

商量韵叶,依约吹芦,烛泪替人慵甚。

容易重阳又来,吟鬓霜新,歌眉愁沁。

付哀蝉与诉,不记梅娇姓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