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其八)

先生高寄此林泉,懒拙方知此乐全。

足屦两忘便不借,人琴俱隐付无弦。

云归书帙留残润,日上香盘袅细烟。

勘破世纷无一事,又拈枯笔续前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意境。

首句“先生高寄此林泉”,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他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间,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清幽。接下来,“懒拙方知此乐全”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这种简单生活态度的认同与满足,认为这种不事劳作、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

“足屦两忘便不借,人琴俱隐付无弦”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超然物外之态。他不再为物质所累,鞋子也仿佛不存在,人与琴都融入了自然之中,无需借助外物来表达情感。这里的“无弦”不仅指实际的乐器,更象征着主人公的心境已达到了一种无需外在形式就能表达内心情感的境界。

“云归书帙留残润,日上香盘袅细烟”描绘了主人公生活的日常场景。云雾缭绕,书香弥漫,阳光透过云层,香烟袅袅上升,这些自然景象与人文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主人公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了诗意。

最后,“勘破世纷无一事,又拈枯笔续前编”表达了主人公对世间纷扰的看破与超越。他认为世间的一切烦恼与纷争在他眼中都已变得无关紧要,他继续以枯笔书写,或许是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许是在创作新的诗歌,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以及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邑郭旅中

出猎将军夜打围,剑头吹火割鲜肥。

山林尽有逃生处,自是惊麇触祸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春日言怀

睡觉东窗味正浓,莺声破晓入帘栊。

社前处处石泉水,春半时时花信风。

交友如云翻手散,浮华是梦转头空。

痴儿不识愁滋味,笑折花枝满把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

云如车駮低压城,红光闪电枉矢行。

老龙偷出牛蹄泓,霹雳数声惊顽冥。

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风吹落鱼鲔腥。

蚯蚓奋角蛇怒鳞,穴居林处无潜形。

小目飞笺奏天庭,速收阿香加诛刑。

夜阑景霁百怪停,炯炯北极环众星。

形式: 古风

岩峰寄洪复翁

岩峰孤尖来何雄,此地金紫山为宗。

西行百里无去处,突起峭壁高衡嵩。

一支侧走截水口,鳞甲闪闪卧玉龙。

龙来苦渴噀涧水,光芒错出千丈虹。

试缘石嶝步巉绝,圭笏琬琰来会同。

天风回声过绝顶,波涛汹汹生寒松。

银壪玉涧斲冰雪,飞雪六月声琤琮。

孤撑碧落望北极,世间无此奇绝峰。

其下仙人昔蜕骨,玉棺往往留遗踪。

昂头欲语忽飞去,时有归鹤来辽东。

住持山人子洪子,枝叶远出崖仙翁。

妙年历落出尘想,幽幽桂树生芳丛。

溪山佳胜属弹压,绮语异境争天工。

心期不与俗子偶,移文招我来山中。

剧谈抵掌振林谷,妙趣吻合比钟镛。

丈夫舒卷自常事,要令丘壑藏心胸。

他年蓄久极必泄,肤寸油云雨太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