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谑浪今收拾,尽听人呼张大王。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句》出自宋代诗人丁浚明之手,通过“从前谑浪今收拾,尽听人呼张大王”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嬉戏与正经之间转变的深刻思考。

“从前谑浪”描绘了诗人过往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轻松愉快、不拘小节的氛围,仿佛在嬉笑玩闹中度过时光。“今收拾”则转折到当下,暗示诗人已经从过去的放纵和自由中有所收敛,开始整理思绪,面对现实或追求某种目标。“尽听人呼张大王”,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愿意接受外界给予的称呼,可能是对他的尊敬、认可或是戏谑,体现了其随和的性格和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对比和生活化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悟,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保持自我、适应环境的态度。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社会角色的接纳,展现了诗人成熟的一面,同时也保留了一丝童真和幽默感,使得诗歌既深沉又不乏趣味。

收录诗词(1)

丁浚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陇口作

陇口山深草木荒,行人到此断肝肠。

耳中不忍听鹦鹉,犹在枝头说上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观音院德云堂

小舟乘风飞鸟过,万顷云涛纵掀簸。

此行要是快平生,无数青山笑迎我。

山根隐约见人家,槿篱茅屋埋烟霞。

宛似秦人种桃处,川原远近纷香葩。

杖藜径踏华山去,试问莲开今何许。

路迷绝壑荫松筠,身到半山听鱼鼓。

道人为我开云堂,是中境界浑清凉。

幽磬时和野鸟语,飞泉暗泻岩花香。

文书照眼本吾事,雁鹜著行败人意。

造物似怜厌世嚣,挈置湖山烦一洗。

何人夜呼隐去来,向来得丧真山崖。

金庭玉柱永不改,人间劫火空飞灰。

形式: 古风

顾亭林

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

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

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洞庭

白蘋风静碧波沉,画舸来游着意深。

愿觅灵文窥秘钥,更追遗范写良金。

姓名便合联真隐,出处何妨拟醉吟。

畴昔光阴费行乐,中原鼙鼓正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