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才伯册封藩府南渭

泛泛东行舟,迢迢南渭流。

沦波环楚壤,脉别引丹丘。

竹屿临湘烟,枫门映离日。

金节斗边来,青翰天上出。

分圭剪桐底,鸣珂衣锦乡。

江干旋露盖,海曲卸云装。

西岸搴芙蓉,东周折杨柳。

燕喜拜华堂,鸾讴献春酒。

握兰五夜直,采萧三秋期。

跂予饥渴想,迟尔琼树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送黄才伯册封藩府南渭》描绘了黄才伯南行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他的深情寄望。首联“泛泛东行舟,迢迢南渭流”以宽广的视角描绘了友人乘舟顺渭水南下的情景,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沦波环楚壤,脉别引丹丘”写出了沿途经过楚地,水流曲折,仿佛引领着友人通往神秘的丹丘,寓含祝福与期待。接下来的四句通过“竹屿”、“湘烟”、“枫门”、“离日”等意象,渲染出一路的诗意风景,暗示旅途的雅致与离愁。

“金节斗边来,青翰天上出”象征着黄才伯的尊贵身份和此行的荣耀,而“分圭剪桐底,鸣珂衣锦乡”则表达了对友人荣归故里的美好祝愿。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沿途的换装与沿途的美景,如“江干旋露盖,海曲卸云装”,以及采摘芙蓉、折柳等习俗,寓意着送别的仪式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燕喜拜华堂,鸾讴献春酒”是对册封庆典的热烈祝贺,而“握兰五夜直,采萧三秋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期坚守职责的赞美和期待团聚的时光。结尾“跂予饥渴想,迟尔琼树枝”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又寄托了深厚的情谊,具有鲜明的明代文人风格。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

驱马出城阙,置酒临高台。

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何飘飘,㑂佛接蒿莱。

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

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

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形式: 古风

和余懋忠青衣别后追寄之作

抽簪画江沙,写出肠断词。

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

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

欢游坐成隔,乖离从此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

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

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

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

形式: 古风

琼音篇寄康对山

晨逢南州牧,携手滇之阴。

言从太白来,贻我琼黄音。

题封五云烂,开缄双凤吟。

伊人先鸣者,夙龄晏清襟。

良史古班马,逸民今尚禽。

商泛悯宋玉,刍委嗟师金。

沜东青霞想,浒西紫芳心。

戎旅未云返,嵇驾何由寻。

因声万里风,调短情方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张愈光诗(其一)

孔雀生南涪,裴回紫蔚林。

文采既彪炳,与世亦殊音。

时哉固多觭,弶罗比见寻。

羽毛棽以俪,阿阁迥且深。

一弹哀鸾唱,再抚孤鹣吟。

荒涂不可践,为君愁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