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招提隐松桂,远在城一隅。
我来岁云暮,天寒气象殊。
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涤除。
及此斋时钟,箪瓢慰吾臞。
丈室曦未来,香篆沈熏炉。
聊施济胜具,未暇学跏趺。
缓步大明寺,山光佳有馀。
郊原自春色,物意如相娱。
习公四海士,豪气编虎须。
邂逅偶倾盖,清游邀我俱。
相从得二谢,笑语寄歌呼。
诗人以招提隐松桂为开篇,远离尘世之喧嚣,只见城中一隅的宁静。岁末云天的暮色与寒冷的气候交织,显得尤为萧索。然而,在这寓目之间,却发现了心之所向,百般思绪如同洗涤一般,尽皆消除。
诗人继续描绘其时光流转,斋钟敲响,与箪瓢声相和鸣,慰藉着自己的孤独。然而,丈室中未来之事尚未可知,只有香篆沉醉于熏炉的烟雾中。诗人聊以此物自娱,虽未及学习佛法中的定力与禅机,也未有闲暇去修习那些高深莫测的佛理。
缓缓地步入大明寺,其山光之美好似还有余韵可寻。郊野原野在春色中自生自长,万物皆显得生机勃勃,宛如人间佳境。习公乃四海游学之士,豪迈之气如编织虎须一般坚毅不屈。
偶尔有邂逅之风,不期而遇,便与诗人一同倾盖而坐。清净之游,如邀请诗人共赴佳境。相从二谢之间,笑语盈盈,情意绵绵,寄托于歌声之中呼唤。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同时,诗中的豪迈气质与清净游乐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胸怀宽广、性格豁达的一面。
不详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正西山、雨过弄晴景,竹屋贯斜晖。
问谁将千斛,霏瑛落屑,吹上花枝。
风外青鞋未熟,鼻观已先知。
扰损江南客,诗面难肥。
两句林边倾盖,笑化工开落,尤甚儿嬉。
叹额黄人去,还是隔年期。
渺飞魂、凭谁招取,赖故人、沈水煮花瓷。
犹堪待,岭梅开后,一战雄雌。
豆蔻梢头春正早。敛修眉、未经重扫。
湖山清远,几年牢落,风韵初好。慢绾垂螺最娇小。
是谁家、舞腰袅袅。而今莫谓,春归等闲,分付芳草。
庭梧叶密未惊秋。风雨潇潇特地愁。
愁绪如丝无尽头。思悠悠。怅望王孙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