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

干戈罢却复何言,六国风清令不传。

犹有当时太平意,尘埋三尺髑髅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古剑》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把历经战乱的古剑,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与情感跃然纸上。

首句“干戈罢却复何言”,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结束,但剑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而是引出了对和平的渴望与感慨。接着,“六国风清令不传”一句,以“六国”象征历史上的多个政权或时代,暗示了这把剑曾见证过多个时代的变迁,而如今,那些曾经的辉煌与动荡都已随风逝去,无法再被后人所传颂。这种历史的流逝感,让读者不禁思考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不可逆。

“犹有当时太平意,尘埋三尺髑髅前”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将古剑与历史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剑虽已蒙尘,但其身上似乎还保留着当年太平盛世的气息,这不仅是对剑本身的赞美,更是对那段理想中的和平岁月的向往。同时,髑髅(骷髅)的出现,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暗喻,也提醒人们历史的教训不应被遗忘。整句话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状态,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古剑》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深具历史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一把古剑的叙述,探讨了战争与和平、历史与记忆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洞察与对和平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翁

传来五叶到渠侬,略露些儿便不同。

自是普通年远事,莫将一样看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祖上人归蜀

只因月下瓮吞蛇,赢得南来两眼花。

换手槌胸应有日,知他死款属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

百千诸佛竖降旗,大法犹悬一缕丝。

问讯率陀老慈氏,只是恰是下生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放牛

呜咿声断笛横时,满目春风不自知。

脚后脚前者些子,入渠群队听渠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