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祇恐蹉跎我独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明之的作品,名为《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在灊楼与友人共同研读经典、享受学术交流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共济世道的愿望。
诗首两句“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在灊楼停留的愉悦记忆,那些关于天地万物和古籍经典的深入讨论,显露出诗人对学问的渴望与热爱。
接着,“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表达了当时虽有遗憾但现在能够释然的复杂情感。诗人在过去可能感到与朋友共同学习的时间太短,但到了今天,已经能够放下这种遗憾,接受现实。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迁和对生活态度的变化。溪山美景如同梦境般消逝,而现实生活则像浮动的云朵一样不定。
最后,“行藏愿与君同道,祇恐蹉跎我独羞。”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学问和修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可能因为懒惰而落后于他人的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且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未来共同进步的期许。
不详
王安石妹婿。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九)。官著作佐郎,进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曾知秀州,迁两浙监司(同上书卷二七八、三五五)。官至大理少卿。事见《王荆公诗注》卷三《寄朱昌叔》注。今录诗六首
尘土纷纷起处微,祇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歧。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
谁知霶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九天虎豹不守关,瑶京夜半堕尘寰。
化为青山故曲折,中有玉殿开仙班。
白龙天来三百丈,飞沫直下琉璃湾。
神仙可望不可接,桃花伴我归人间。
丽日疏烟破小春,双峰秀色一番新。
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