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九思的《古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山林景象。首句“郁郁空山苍”和“霭霭远村树”展现了山色葱郁、村庄隐约的静谧氛围。接着,“濯濯明月辉,汩汩寒波注”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潺潺流水,传达出清冷而生机盎然的气息。
“松风韵素琴,菱塘飞白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松风和琴音比喻高洁之志,白鹭飞翔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诗人笔下的主人公“中有太古人”,形象独特,散发明志,悠然漫步,表现出超脱尘世的逍遥态度。
“俗书吾不解,长镵吾不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文字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接纳。后文“一饱乃弃余,一饮尽仙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与追求自然的境界。
“世士无与言,吐纳骈新故”揭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独自品味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情境。最后几句,诗人沉浸在寒天暖意的变化中,身心返璞归真,甚至在十丈岩上酣眠,流云环绕,偶尔发出啸声,山谷回荡,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旷达的隐逸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