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闻塞笛有怀赵詹泽廉使》描绘了游子在外听到边塞笛声时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客行思故乡”,直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着,“闻笛转凄凉”通过笛声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和哀愁。
“不见梅花落,空愁塞草黄”运用了象征手法,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高洁和思乡,而塞草黄则暗示了边塞的荒凉,诗人因无法亲眼见到故乡的梅花飘落,只能对着远方的塞草发愁,表达了对家乡景物的思念。
“雁声沉远汉”以大雁南飞的景象寄托离情,雁叫声渐行渐远,如同汉水东流,寓言着诗人与友人的距离遥远,音信难通。“牛背送斜阳”则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在牛背上归家的画面,更增添了旅途的孤独和思乡的迫切。
最后两句“出塞翻新曲,谁知恨更长”揭示了诗人创作新曲以抒发内心愁绪,然而这愁绪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无人能知其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元代边塞诗常见的怀乡主题和哀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