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马戴所作,名为《送柳秀才往连州看弟》。诗中流露出浓郁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兄弟深切的牵挂。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主题,表明出行并非因不得已而发生,而是因为有亲人的缘故,特别是要去看望在连州的兄弟,这种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这两句描绘了行者所经历的自然景象和季节感受。楚地的细雨如同湿润了树梢上的猿猴,而湘江的云彩轻拂过雁鸣声中的秋意,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关切。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与自然景观。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在宽广的沼泽中生长,而夜晚的星光和月亮映照着河流中的清冷之水,增添了一份孤独和凄清。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遇到的自然障碍的感受,以及这种障碍给行者带来的忧虑之情。江关(河流的险要之地)被锁住,可能是由于风涛(大风激起的波涛)使得水位上涨,从而阻挡了客人的去路,这不仅是对旅途困难的一种写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一幅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兄弟深厚的情谊。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辟书丞相草,招作广陵行。
隋柳疏淮岸,汀洲接海城。
楚樯经雨泊,烟月隔潮生。
谁与同尊俎,鸡鸾集虎营。
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
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
残云挂绝岛,迥树入通津。
想到长洲日,门前多白蘋。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