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第一平津策,同时入洛名。
配台升上相,宰汉得元精。
国念灵龟丧,人嗟厚栋倾。
睿篇伤俊老,殊礼极哀荣。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郑国宋公的深切悼念与敬仰之情。首句“第一平津策,同时入洛名”描绘了郑国宋公在年轻时便才华出众,与他人一同在洛阳名声鹊起,暗示其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影响力。
接着,“配台升上相,宰汉得元精”进一步赞扬郑国宋公的卓越成就,他不仅在政坛上地位显赫,更是在治理国家方面贡献卓著,犹如国之栋梁,为汉室带来深厚的力量与精粹。
然而,“国念灵龟丧,人嗟厚栋倾”两句则转而表达出对郑国宋公逝世的沉痛哀悼。灵龟象征着长寿与吉祥,厚栋则比喻郑国宋公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其离世如同国之重器的倒塌,令人惋惜不已。
最后,“睿篇伤俊老,殊礼极哀荣”点明了郑国宋公虽已逝去,但其智慧与德行仍被后人铭记,他的事迹被编入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同时,他也得到了超越常人的哀荣与礼遇,彰显了其生前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郑国宋公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不朽价值。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盛业元根古,高文早变风。
堕鳣遗馆在,浴凤旧池空。
卓马辞丹陛,骑箕向碧穹。
琴竽三月罢,郑国怆贤公。
天上三台坼,人间一鉴亡。
宁神韩土内,结冢騩山傍。
槐鼎廞仪物,貂蝉襚密章。
高贤同委化,兹理昧苍苍。
天下中庸德,人伦正始风。
立朝周鼎重,当代禹门崇。
注意深黄阁,收神杳碧崧。
苍生终古恨,尺璧在丘中。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
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
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