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以“杏”为主题,描绘了杏花的美丽与品质,以及对杏果的品尝与思考。
首句“杏有海东红”,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杏花比作来自海东的红色花朵,形象地描绘出杏花的鲜艳与独特。接着,“珍高百品中”则强调了杏在众多水果中的珍贵地位,表达了对杏的赞美之情。
“色来先压市”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杏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仿佛它们的到来压倒了市场上的其他花卉,独占鳌头。“子大欲沈笼”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杏果硕大,几乎要沉入容器之中,进一步突出了杏果的丰盈与诱人。
接下来,“酿苦蜂何为,人甘蠹亦同”两句,诗人借蜜蜂采蜜与蛀虫取食的自然现象,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蜜蜂采集苦涩的花蜜,最终酿造出甘甜的蜂蜜,而蛀虫虽取食甘甜的果实,却也破坏了其完整性。这两句诗寓意深刻,既赞美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智慧与牺牲,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追求与牺牲的辩证关系。
最后,“道旁繁李树,好去问王戎”引用了晋代名士王戎的故事。王戎是著名的“七贤”之一,以其聪明才智和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著称。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故事与杏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鼓励读者像王戎一样,深入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与杏果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