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株疏柳数枝柔,带雨临风不自由。
芳草已随春浪变,竹西犹看御龙舟。
这首诗描绘了隋宫在风雨中的凄美景象,通过“数株疏柳数枝柔,带雨临风不自由”这两句,诗人以柳树为载体,形象地展现了隋宫在风雨中的无助与脆弱。柳树本就柔弱,再加上风雨的摧残,更显出一种无力自保的姿态。接下来,“芳草已随春浪变,竹西犹看御龙舟”两句,对比了春草的更迭与龙舟的过往,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春草随波逐流,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而龙舟则代表了曾经的辉煌与权力,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被怀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时间无情的反思。
不详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进士,官刑部主事。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五
月明华表映丝萝,恨却双星未渡河。
千古鹊桥如梦里,只看危石砥狂波。
岩穴神仙宅,山门向顶开。
白云閒不锁,留与鹤归来。
龀年探访二翰轻,攀磴何妨皓首行。
峡坼云霾天地别,梦回江渚鸥鹭情。
留题谁拟无名氏,世事同归一局枰。
遥指茅庐二三里,醉还犹忆听春莺。
上林书札为谁将,汉节苏卿忆帝乡。
万里承恩来此地,何年归觐列鸯行。
绣衣尘满关山杳,骢马星驰驿路长。
此日云边看雁字,老怀无计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