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粟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

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

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

又如散细珠,钗头横曲屈。

草部非所同,谷部颇公共。

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

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

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

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

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

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

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

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

荑稗虽可食,苟且充饥肠。

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

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

持此问司穑,可曾在所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鸭脚粟》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创作,通过对“鸭脚粟”这一作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对食物的依赖与生存的艰辛。诗中不仅赞美了“鸭脚粟”作为粮食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赋税重压下的民生疾苦。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鸭脚粟”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到成熟,强调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或缺性。通过形象的比喻,如“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生动地描绘了作物从幼苗到成熟的景象,体现了农事的辛勤与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比“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与“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尤其是“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一句,强调了“鸭脚粟”对于维持生计的重要性,而“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则讽刺了某些官员因贪污腐败而使百姓陷入困境的现象。

整首诗以“鸭脚粟”为线索,既歌颂了农业生产的伟大,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唐举人平侯

平生老战场,遇子三舍避。

六一避后生,何止一头地。

老将将北师,敢复言敌忾。

况提魏武卒,往当恒节制。

汉兵出壶关,堂堂伸大义。

中兴汉威仪,又复见司隶。

六一避后生,所见宁此意。

老手一指挥,渊默而雷厉。

一朝茂声光,隐然起西裔。

四海仰大苏,神仙寄人世。

天子独奇才,昭阳闻洒涕。

人生遇知音,古今诚所贵。

遇子苏则然,知子欧所愧。

顾己愚且贱,于人何能济。

嗟嗟老眊氉,久拚人共弃。

胡为乎为者,晚逐英髦队。

布帛班锦丛,脱粟杂鼎味。

焉能有与无,适足增疵议。

白发照青春,造物深相忌。

欲斗小婵娟,唯子一笑置。

形式: 古风

题扇画张子房圯桥进履

留侯未遇隆准公,谷城老人时相逢。

欣然就执奴隶工,老人授足无腆容。

留侯之量何其宏,掀揭乾坤此量充。

一朝天授鱼水同,劫制秦项如发蒙。

汉家三杰侯唯雄,老人之教收奇功。

圯桥往事随飞鸿,我持纨扇摇清风。

形式: 古风

雷州周同府双凤朝阳卷

有鸟有鸟丹山祥,羽族三百斯其王。

五色灿灿昭天章,九苞七德德莫详。

太平天子运隆昌,千仞下来览辉光。

曈曈旭日升扶桑,双双扬彩鸣高岗。

一唱一和声锵锵,钧天乐奏上帝旁。

此鸟一鸣四海康,天下望汝仪虞唐。

虞唐君臣明且良,汝来应治真非常。

谁家兄弟堪比方,应城二周列周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二乔观兵书

乔公流离来江东,老瞒气焰绕天红。

汉室忠良何落寞,党籍已扫巢痕空。

荀氏八龙一龙佐,吹瞒气焰如吹火。

九锡既成方死之,死非其时死非所。

谁似乔家双女子,执君父仇肯如此。

敛衽花前看六韬,要复汉祚颈系操。

恨此兵书万人敌,不属红妆儿女曹。

大乔伶俜看远山,肌体贞静而幽閒。

小乔风范亦如姊,并蒂红莲清水间。

孙郎来作大乔婿,马箠挥下江东地。

周郎继作小乔夫,君臣谈笑抚全吴。

千艘燥荻东风馀,老瞒魂魄落江湖。

青史惟书功业奇,谁知二女中赞谟。

丹青画形难画心,但画二乔观兵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