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肋盘纡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
闻雷已荐鸡鸣笋,未火先尝雀舌茶。
吟客披云题石壁,药僧和露扫松花。
纵游向晚寻归路,渡口平沙卧古槎。
这首宋诗《游阳府寺》描绘了诗人游览山中寺庙的所见所感。首句“山肋盘纡一径斜”,形象地写出山路曲折蜿蜒,如同山的肋骨般起伏,暗示了环境的幽深。接着,“水烟深处梵王家”点明寺庙坐落在山水之间,烟雾缭绕,仿佛是佛国仙境。
“闻雷已荐鸡鸣笋”描绘出清晨的生动画面,鸡鸣声中,新鲜的竹笋已经准备好供奉,显示出僧侣们的勤劳与对自然的敬畏。而“未火先尝雀舌茶”则强调了茶的品质之高,以“雀舌”形容茶叶细嫩,品茗的雅趣跃然纸上。
“吟客披云题石壁”写诗人自己在云雾中题诗于石壁,展现出文人墨客的风雅情致。僧侣们“药僧和露扫松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打扫松花,体现了他们的禅意生活。
最后两句“纵游向晚寻归路,渡口平沙卧古槎”,诗人游玩至傍晚,开始寻找归途,渡口边的沙滩上,古老的木筏静静地躺着,增添了旅途的沧桑感和宁静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阳府寺的清幽环境和诗人游历其中的闲适心境,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七度经春不见梅,水边亭下独徘徊。
因思昨夜腊前雪,定是此时花盛开。
远信浪从江外至,新声刚向笛中来。
如何便得南归去,共把清香醉几回。
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双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
宠降帝妃妫汭日,恍迷仙佩汉皋时。
若教潘令河阳见,肯羡东风桃李枝。
凤口衔书出九重,帝王亲赐紫泥封。
神光下烛将飞剑,真赏重鸣既哑钟。
砥砺若为酬睿眷,驱驰何敢叹尘踪。
仙翁更借提携力,竹杖由来解化龙。
无复朱楼万幕垂,碧流青嶂似当时。
不须越舞并秦唱,自有韩文与杜诗。
残雪未消春到晚,彩毫争落酒行迟。
满帘红日江天暮,隔浦一声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