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咏茶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咏茶》,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雨后采茶、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以及品茶带来的精神享受。首句“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点明了时节,暗示着春雨过后茶树生机勃勃。"枪旗争展"形象地描绘了茶叶在雨后舒展的情景,"建溪春色占先魁"则赞美了建溪茶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采摘雀舌般的嫩芽,经露水滋润和烟熏后制成如紫金般的茶叶。“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写出研磨茶叶时的香气四溢,仿佛绿色的尘埃飞扬,展现了制茶工艺的精细与茶香的浓郁。

品茶环节,“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描述了用新鲜泉水和旺火烹煮的场景,体现出对水质和火候的讲究。诗人通过“滋味舌头回”来感受茶的醇厚,仿佛能唤醒味蕾的记忆。

最后,品茶带来的愉悦体验被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意指茶能提神醒脑,驱散困倦,甚至使人忘却世俗烦恼。结尾“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则表达了品茶后的超然心境,仿佛乘风直上仙界,意境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茶为媒介,既展示了茶的美妙,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

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

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

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

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

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

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杖屦且逍遥。

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

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过此便相留。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