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

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杖屦且逍遥。

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

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过此便相留。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道士葛长庚所作的《水调歌头》,以游历山水、超脱世俗为主题,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豁达心境。首句“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描绘了诗人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旅者相遇的缘分,他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相聚。接下来,“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形象地表达了聚散无常的人生感慨。

诗人饱览了福建和浙江的美景,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借用道教理念,表达出对无欲无求、超脱尘世的向往。在“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处,诗人劝告自己和他人抛开世俗的纷扰,认识到名利的虚幻。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意味着诗人已经看透了人生的虚妄,不再沉溺于世俗的追求。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南州还是北郡,他都不再拘泥于特定的人际关系,而是以随缘的态度对待生活。“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更是点明了诗人选择简单生活,不为世俗烦恼所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历山水、超脱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葛长庚对自由、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

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

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

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

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

只这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

药物无斤两,火候不须时。偃月炉,朱砂鼎,总皆非。

真铅真汞不炼,之炼要何为。

自己金公姹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

不信张平叔,你更问他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自述

苦苦谁知苦,难难也是难。

寻思访道,不知行过几重山。

吃尽风僝雨僽,那见霜凝雪冻,饥了又添寒。

满眼无人问,何处扣玄关。好因缘,传口诀,炼金丹。

街头巷尾,无言暗地自生欢。

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

未下飞升诏,且受这清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