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大入洛

惊年嗟未极,别绪复相依。

雁随春北度,人共水东归。

夜月临轩尽,残灯入晓微。

哀怨一罢曲,幽桂徒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感叹岁月匆匆,离别之情又难以割舍。
大雁随着春天向北迁移,人们则伴着流水向东归去。
夜晚的月光洒满窗前,破晓时分灯光微弱。
一曲哀怨终了,只有幽静的桂花独自芬芳。

注释

惊年:感叹岁月。
嗟:叹息。
未极:尚未结束。
别绪:离别的情绪。
相依:相互依靠。
雁:大雁。
春北度:春天向北飞。
人共水东归:人们沿着水流东归。
夜月:夜晚的月亮。
临轩:照在窗户上。
残灯:昏暗的灯火。
入晓微:在黎明时分变得微弱。
哀怨:悲伤凄凉。
一罢曲:一曲终了。
幽桂:幽静的桂花。
徒芳菲:独自盛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房元阳的作品,名为《送薛大入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惊年嗟未极,别绪复相依" 表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友情短暂的感慨,以及在分别之际依然想要紧紧相守的情感。

"雁随春北度,人共水东归" 则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雁过而去,人们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返回,这里暗示了朋友即将离别的场景。

"夜月临轩尽,残灯入晓微" 描述了深夜时分,明月当空,灯火即将熄灭之际的情境,透露出诗人在这寂静夜晚中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哀怨一罢曲,幽桂徒芳菲" 最后两句则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以及对于朋友即将远去后的淡淡愁绪。这里的“幽桂”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徒芳菲”则表现出即便是美好的友谊也终究会随时间而逝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永恒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

房元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弹棋鼓琴歌

流月泛艳兮露色团,拂孤□兮弄清弦。

幽态窈窕兮断复连,惊风中路兮迢流年。

浮荣轻薄兮欲何贤,流商激楚兮不能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还字

夫子高世迹,时人不可攀。

今予亦云幸,谬得承温颜。

良策资入幕,遂行从近关。

青春灞亭别,此去何时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春夜山亭

夜静琴还静,年春酒复春。

何曾山水地,风月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汉州西湖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

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

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