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琴绝风高意早灰,先生厌世尚徘徊。
已无片土栽兰蕙,瑟瑟河山更可哀。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对郑所南先生作品的读后感。诗中表达了对郑先生深沉忧国情怀的共鸣与哀叹。"琴绝风高意早灰",以琴声不再、风骨犹存暗示郑先生的才情已逝,但高尚的志向并未因世事变迁而消磨殆尽。"先生厌世尚徘徊",透露出郑先生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但他并未完全放弃,仍在坚持和反思。
"已无片土栽兰蕙",这里的"兰蕙"象征高洁的品性,暗示郑先生虽身处艰难,但仍渴望保持纯洁的操守。"瑟瑟河山更可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山破碎,国家命运令人悲凉,进一步强化了对郑先生心境的同情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郑所南先生在乱世中坚守理想、哀叹时局的敬仰与感慨。
不详
千群铁骑远来侵,凿穴钟山用意深。
天堑连空遮不断,烟尘直到海中心。
路转峰回杳霭中,石坛幡影表真风。
凭谁貌取清虚老,与对濂溪太极翁。
不整军容北射狐,却资媒翳取欢娱。
山梁饮啄关何事,浪费君王金仆姑。
浩劫循环无始终,年年玉李杲春空。
初成未占兹山顶,古老唯传展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