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瓷瓶

小瓷瓶,形模端正玉色明。

乌聊山边才百文,见者叹赏不容声。

乃知物无贱与贵,要在制作何如耳。

轮囷如瓠不脱俗,虽玉万镒吾何取。

王正二日闻斯言,欣然为赋瓷瓶篇。

浊世愦愦随风旋,蹠不夷谋吁可怜。

百年气节一朝捐,身落粪壤心窬穿。

岂不见齐田鲁季势薰天,万世之下箪瓢贤。

熊也勉旃然不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瓷瓶,形状规整色泽明亮。
在乌聊山边价值仅百文,见到的人都会赞叹不已。
这才明白物品无贵贱之分,关键在于制作工艺如何。
即使形状像葫芦般朴素,也不失高雅,纵使价值连城,我所求为何物。
王正二日听到这番话,高兴地写下《瓷瓶篇》。
乱世中人们昏庸无知,随波逐流,处境堪怜。
一生坚守的气节在一朝放弃,身陷污秽,心如刀割。
难道没看见齐国田忌、鲁仲连权势熏天,但千年之后,他们仍以贫贱为贤者。
熊啊,你应如此,否则会怎样。

注释

端正:规整。
玉色:色泽如玉。
乌聊山:地名,代指低价。
不容声:赞不绝口。
贱与贵:贵贱。
轮囷:弯曲的样子。
万镒:极言贵重。
王正:王者正道。
浊世:混乱的时代。
蹠不夷:比喻处境艰难。
气节:道德操守。
身落粪壤:陷入困境。
齐田鲁季:历史人物,以清贫自守。
熊也勉旃:熊,此处可能是对某人的称呼,意为劝勉。

鉴赏

这首诗名为《小瓷瓶》,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诗中以一个小瓷瓶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形态,表达了对艺术品格的赞赏。"形模端正玉色明",形象地刻画了瓷瓶的精美;"乌聊山边才百文"则揭示了其价格之低廉,但品质却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物品的价值并非由其价格决定,而是看其制作工艺和内在品质,"轮囷如瓠不脱俗",即使像葫芦般的朴素,也能展现出不凡的格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题发挥,批评了世态炎凉,人们容易随波逐流,丧失气节,"浊世愦愦随风旋",而真正的贤德之人如齐国的颜回,虽然生活简朴,却保持着高尚的品格。最后以"熊也勉旃然不然"收尾,鼓励人们坚守道德,不被世俗所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赞美了小瓷瓶的美学价值,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钱时深厚的艺术见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山翁吟

岁云暮矣雪塞门,白发山翁病且贫。

鹑衣百结皮冻裂,旦暮拨雪寻草根。

催租暴卒打门户,妻子惊逃翁怖惧。

尽道长官如母慈,如何赤子投机虎。

形式: 古风

中秋约子温兄子山弟小酌一展寿庆两大字赋长句

前年齐山得寿字,体势端方嵩岳峙。

今年包帚书庆图,更觉龙骧而虎踞。

今我幸为尧舜民,贤者送似生精神。

寿匪自天实由我,庆果何物宁缘人。

西风缥缈中秋节,满院岩花香正冽。

团圞兄弟小持觞,二字一展相娱悦。

安得突兀起高堂,名以寿庆当中央。

吾三人者和且康,年年此日岩花香。

形式: 古风

书感

徇利者不可与谋义,怙私者不可与言公。

蛮触胜负勍两角,肝胆乃有楚越同。

阳清阴浊难同宫,弱水西流河汉东。

洪河砥柱霜中松,中道而立能者从。

凡百君子宜自爱,何苦下与琐琐争鸡虫。

朝来满室生秋风,庭树两叶三叶红。

形式: 古风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成古调

端平元年初复古,欢喜群生脱危阻。

蚕香麦熟喧里闾,蒲糁艾花照樽俎。

我本宜俗俗不宜,未学痴儿□蝇虎。

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