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次韵黄子羽咏凤花

珍丛凤舞,曾是宣和,春风送归禁幄。

翠浅红深,婉娩步空金落。

腥尘未飞动处,是先知、早辞华萼。

好在□,四并难多少,怨怀无托。

猛拍阑干谁会,浮世事、悠悠白云黄鹤。

有酒当花,休得是今非昨。

花犹百年宁耐,算人生、能几欢乐。

又忽忽,醉梦里、春去不觉。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凤凰在珍贵的花丛中起舞,曾经是宣和年间的事情,春风将它们送回皇宫的帘幕。
绿色浅淡红色深沉,花朵缓缓落下,如同金色的雨滴在空中飘洒。
在还未被战火纷飞的地方,它们早早地告别了花蕊。
美好的时光难以计量,遗憾的情感无处寄托。
用力拍打栏杆,谁能理解这种心情?世间之事如白云黄鹤般悠远。
面对美酒和盛开的花朵,不要忘记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
即使花朵能存活百年,人生又能有多少欢乐时光呢?
忽然间,在醉梦中,春天已悄然离去。

注释

珍丛:珍贵的花丛。
宣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禁幄:皇宫的帘幕。
婉娩:缓慢的样子。
腥尘:战争的尘埃。
华萼:花朵的花蕊。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
四并:形容数量多。
浮世事:世间琐事。
白云黄鹤:象征飘渺不定的事物。
宁耐:忍受,耐受。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鉴赏

这首宋词《声声慢·次韵黄子羽咏凤花》由陈著所作,描绘了一幅宫廷凤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珍丛凤舞"展现出凤花在皇家园林中繁盛的姿态,"宣和"二字则暗示了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翠浅红深,婉娩步空金落"描绘了花朵的色彩斑斓与轻盈飘落,如同仙子般优雅。

接着,词人感叹在战乱未起时,凤花就已预知凋零,早早离开花丛,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好在"之后的文字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四并难多少,怨怀无托"传达出深深的哀愁和失落。

"猛拍阑干"的动作,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激荡,他感叹世事如白云黄鹤般飘忽不定,"有酒当花",却只能借酒浇愁,感叹今昔之别。"花犹百年宁耐,算人生、能几欢乐"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欢乐的珍贵。最后,词人在醉梦中恍惚间,不觉春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凤花为载体,寓言人生的荣枯兴衰,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丁未春补游西湖

出禁城西,湖光自别,唤醒两瞳。

有画桥几处,通人南北,绿堤十里,分水西东。

问柳旗亭,簇山梵所,空翠烟飞半淡浓。

偏奇处,看笙歌千舫,泛绮罗宫。从容。莫问城中。

是则是繁华九市通。

奈一番雨过,沾衣泥黑,三竿日上,扑面尘红。

那壁喧嚣,这边清丽,咫尺中间夐不同。

休归去,便舣舟荷外,梦月眠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五)和元春兄自寿

人生几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

向蠹残字上,甘心抛掷,蜗尖争处,著意丁宁。

箭过时光,剑炊世界,谁带经锄谁笔耕。

分明似,满一锅汤沸,无处清□。输兄。炼得闲成。

□无辱无忧无惧惊。

但菜羹粝饭,不求他味,芒鞋竹杖,足畅幽情。

八十年来,万千看破,胸次春风秋月明。

梅花帐,称困眠醒起,无打门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次韵弟茝雪中见寄

天盖西倾,地轴东翻,两年以来。

那关中形势,已归勃勃,江南人马,都是回回。

咄咄书空,栖栖问路,岁晚山空风雪催。

如何得,与浑家踏遍,雪顶岩隈。谁知有客敲推。

把世变心烦都说开。

道严霜不杀,不成葭苇,冱寒惯耐,方是松梅。

万事过前,一场梦里,分付茅柴三两杯。

犹痴望,有太平时节,游戏春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次韵刘改之

人生功名,在醉梦中,早须掉头。

自南宫一券,尘泥偶脱,前程双毂,日月如流。

蕙帐真盟,菜羹馀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谁知道,有邵平瓜圃,何日封侯。天天又不人由。

奈危世山林也有忧。

况青岗不助,晋家风鹤,黑云直卷,吴分星牛。

分寸残生,万千魔障,他事如今都罢休。

关心处,是离离禾黍,故国宗周。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