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图

有禽有禽曰华虫,锦衣绮翼纷蒙茸。

从来耿介出天性,顾盼矫桀勇且雄。

山茶花开雪初霁,竹光满眼摇寒翠。

一声啼罢自梳翎,石上雪花无数坠。

骁媒影绝虞罗休,饮啄山中得自由。

羽毛英丽从人羡,爪距收藏不妄投。

待得春来风日暖,四野麦苗青纂纂。

桑下儿童总不惊,飞来飞去乐时清。

老我山林迹如扫,题诗空对丹青好。

不学援琴作苦吟,谩想调羹跻寿考。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雉鸡图景。开篇以“有禽有禽曰华虫”引入,通过“锦衣绮翼纷蒙茸”的形象描绘,展现了雉鸡华丽的外貌。接着,“从来耿介出天性”,点明雉鸡高洁的性格,其“顾盼矫桀勇且雄”则进一步刻画了其勇猛的姿态。

随后,诗人以“山茶花开雪初霁,竹光满眼摇寒翠”渲染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林景象,为雉鸡的出场提供了背景。雉鸡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声啼罢自梳翎”,展现出其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石上雪花无数坠”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巧妙地与雉鸡的动作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骁媒影绝虞罗休,饮啄山中得自由”两句,表达了雉鸡在山林中的自由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享受着自然赋予的平静与和谐。雉鸡的羽毛“英丽从人羡”,爪距“收藏不妄投”,体现了其优雅与谨慎并存的特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天的期待,“待得春来风日暖,四野麦苗青纂纂”,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来临,雉鸡也将迎来更加繁盛的季节。最后,“桑下儿童总不惊,飞来飞去乐时清”,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雉鸡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鹇图

白鹤缟衣而炫裳,白鹇身玄羽如霜。

斑斑素饰映红颊,一足翘跂莓苔苍。

黄赤葵开花照林,总有向日之丹心。

山深绝无罗网入,山禽幽栖谢羁执。

饮啄飞鸣得自由,风泠泠兮山木秋。

萧郎赋感会稽遇,李白诗就黄山求。

瑶池水暖蟠桃熟,阿母红颜双鬓绿。

阆风台榭月高低,夜深曾伴青鸾宿。

高帝昔坐未央宫,南越走献双雕笼。

圣明四海皆宁一,嘉祥迭应无虚日。

形式: 古风

题梅为罗侍讲赋

碧玉枝头春一丈,千花万蕊森相向。

罗浮月落参正横,梦回酒醒冰纨轻。

姑仙飞堕瑶台晓,萼绿华来青凤小。

暗香隔断世间尘,玉箫吹动琼枝袅。

谁知傅岩有老翁,平生心肠铁石同。

一朝试展调羹手,坐令宇宙生春风。

老眼看图临素壁,阳和似得真消息。

呼儿把笔谩题诗,他日流传浑浪迹。

形式: 古风

闻砧短述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形式: 古风

寄虞都御史

今之副都古中丞,才华超逸众所称。

清如金壶贮寒露,皎如玉树含春冰。

昔年钱塘作太守,千里湖山歌杜母。

一琴一鹤镇相随,藉藉声名在人口。

万里秋空一鹗抟,昂昂风来动朝端。

胸中文史三冬足,座上冰霜六月寒。

朅来诗篇烂盈轴,错落明珠间清玉。

方期丹凤鸣朝阳,岂比白驹在空谷。

嗟余才薄竟蹉跎,每爱新诗佳句多。

几度相思不相见,其如屋梁残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