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去战士的关切和对战争劳苦的感慨。开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在陇右,这里“践更”意味着再次踏上边塞之地,“陇首”是边疆的起点,而“远别”则表明分别的悲凉。接着“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两句,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探讨边关战事和地方百姓的辛勤付出,这里的“关山事”和“州县劳”都是战争带来的负担。
下片“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士兵们行进在红色的旗帜之下,身着绿色战袍,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这不仅展示了军队的壮观,也隐含着战争的艰辛和自然与人事的交织。
结尾“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两句,则转向具体人物,表达对某位将领或士兵的关切。这里“断单于臂”可能指的是战士在战斗中受伤的情形,“今年太白高”则是说今年星象中的太白星(即金星)位置较高,这通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暗示着战争的不顺利和对士兵安危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悲悯情感。诗人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度广阔、意境深远的边塞画卷,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岐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他日维桢干,明时悬镆铘。
江山遥去国,妻子独还家。
离别无嫌远,沈浮勿强嗟。
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