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仍期明日登开元寺楼之会

道情寄远岳,放旷临千仞。

香路延绛驺,华泉写金印。

日欹诸天近,雨过三华润。

留客云外心,忘机松中韵。

灵嘉早晚期,为布东山信。

形式: 古风

翻译

将道心寄托于远方的高山,豪放地面对着千仞高峰。
香气弥漫的小路迎接红色衣饰的使者,华丽的泉水映照出金色的印鉴。
太阳偏斜,仿佛离天界更近,雨后三山更加清润。
留住客人的心在云外飘荡,忘却机心只闻松林中的韵律。
期望早日或晚些时候的美好,为了传达东山的信息。

注释

道情:指修道者的情怀。
远岳:远方的高山。
放旷:豪放不羁,心胸开阔。
千仞:形容山极高。
香路:充满香气的小路。
绛驺:穿着红色官服的使者,这里可能指仙人。
华泉:华丽的泉水。
金印:金色的印章,象征高贵或仙家之物。
日欹:太阳偏斜。
诸天:天空,这里可能指天界。
雨过:雨后。
三华润:指三座山(或特定的三处地方)雨后更加湿润、清新。
留客:挽留客人。
云外心:超脱世俗的心境。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心、算计。
松中韵:松林间的自然和谐之音。
灵嘉:美好的,可能指期望中的美好时光。
布东山信:传递东山的消息,东山可能代指隐居或修行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仍期明日登开元寺楼之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道情寄远岳,放旷临千仞",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心意托付给遥远的山岳,用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来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和空间环境。

"香路延绛驺,华泉写金印",通过对香气浓郁小径和如玉般清澈泉水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其中“写金印”一词,不仅形象地描摹了泉水的清澈,更暗示了一种精神的洗礼。

"日欹诸天近,雨过三华润",诗人捕捉到了日光和雨水对自然界的滋润。这里的“日欹”形容日光的柔和与温暖,而“三华”则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峰,或者是泛指高大美丽的山峰。

"留客云外心,忘机松中韵",表达了诗人希望让远方的朋友在这片云端之外的心灵空间停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松树之间忘却世间纷扰,寻找内心和谐的愿望。

"灵嘉早晚期,为布东山信",这里的“灵嘉”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时光或者境界,“为布东山信”则表明诗人有着对东山之信仰或许诺,这里也许暗含了诗人对于自然、友情和心灵世界的承诺。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境界,以及他对朋友的情感寄托。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

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

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

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

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别时春风多,扫尽雪山雪。

为君中夜起,孤坐石上月。

悠然遗尘想,邈矣达性说。

故人不在兹,幽桂惜未结。

形式: 古风

武源行赠丘卿岑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

齐人亦戴蜂虿毒,美稷化为荆棘丛。

汹汹四顾多窟穴,浮云白波名不同。

万人死地当虎口,一旦生涯悬彀中。

昨日将军徇死节,悉向生民陷成血。

胸中豹略张阵云,握内蛇矛挥白雪。

长洲南去接孤城,居人散尽鼓噪惊。

三春不见芳草色,四面唯闻刁斗声。

此时狂寇纷如市,君当要冲固深垒。

纵横计出皆获全,士卒身先每轻死。

埽平氛祲望吴门,人间岁美桑柘繁。

比屋生全受君赐,连营罢战赖君恩。

如何弃置功不录,通籍无名滞江曲。

灞亭不重李将军,汉爵犹轻苏属国。

荒营寂寂隐山椒,春意空惊故柳条。

野战攻城尽如此,即今谁是霍嫖姚。

形式: 古风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绮里犹近名,于陵未泯迹。

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

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

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

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

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

却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

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

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

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

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

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

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

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

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

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

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蹠。

蹈善嗟沈冥,履仁伤堙阨。

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

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

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

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

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

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

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

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

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

吾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

吾嘉鲁仲连,功成弃圭璧。

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

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

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

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

形式: 古风

述祖德赠湖上诸沈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

雪飞梁苑操奇赋,春发池塘得佳句。

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

初看甲乙矜言语,对客偏能鸲鹆舞。

饱用黄金无所求,长裾曳地干王侯。

一朝金尽长裾裂,吾道不行计亦拙。

岁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忧攒。

昔时轩盖金陵下,何处不传沈与谢。

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谁见予心独飘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