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人缺恨何长。
阳台朝暮谁为主,梦里时时怨楚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望的《戏景思》其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明镜佳期故未忘”两句,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眷恋和不舍。其中,“明镜”常喻清净之心,这里借以比喻记忆中的美好时光,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限留恋。而“佳期故未忘”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接着,“月圆人缺恨何长”一句,则转而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月亮常象征团圆与美好,而在此处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缺憾,通过“月圆人缺”的对比,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第三句“阳台朝暮谁为主”则是对现实中主人公地位变化的一种反思。阳台往往象征高贵和权力,此处却用以提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迷茫与无奈之情。
最后,“梦里时时怨楚王”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或个人经历的隐喻。通过梦境中出现的怨恨,诗人表达了对某种历史事件或个人遭遇的深刻感受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以及现实中的迷茫与历史的感慨,构建了一幅复杂的情感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明镜、月亮、阳台等意象,将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颜色倾城艺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
卷中昔日崔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一岁都来几日开,一开能得几回来。
清尊留待溪边月,不怕山城晚鼓催。
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蕾一分开。
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
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