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景思(其一)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人缺恨何长。

阳台朝暮谁为主,梦里时时怨楚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我依然记得那个美好的约定,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为何如此长久。
阳台上的朝朝暮暮,如今属于谁?在梦中我常常责怪楚王。

注释

明镜:比喻美好的回忆或约定。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约定时刻。
故未忘:仍然没有忘记。
月圆人缺:指团圆的月亮和分离的人们。
恨何长:遗憾为何如此长久。
阳台:古代建筑上悬空的平台,常用于眺望或思念。
朝暮:早晨和晚上,指日常时光。
谁为主:现在由谁主宰或占据。
梦里:在梦境中。
怨楚王:暗指对过去某人的埋怨或怀念,这里可能代指楚国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望的《戏景思》其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明镜佳期故未忘”两句,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眷恋和不舍。其中,“明镜”常喻清净之心,这里借以比喻记忆中的美好时光,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限留恋。而“佳期故未忘”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接着,“月圆人缺恨何长”一句,则转而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月亮常象征团圆与美好,而在此处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缺憾,通过“月圆人缺”的对比,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第三句“阳台朝暮谁为主”则是对现实中主人公地位变化的一种反思。阳台往往象征高贵和权力,此处却用以提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迷茫与无奈之情。

最后,“梦里时时怨楚王”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或个人经历的隐喻。通过梦境中出现的怨恨,诗人表达了对某种历史事件或个人遭遇的深刻感受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以及现实中的迷茫与历史的感慨,构建了一幅复杂的情感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明镜、月亮、阳台等意象,将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戏景思(其二)

颜色倾城艺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

卷中昔日崔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不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雪并洁白等字(其五)

一岁都来几日开,一开能得几回来。

清尊留待溪边月,不怕山城晚鼓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不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雪并洁白等字(其二)

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蕾一分开。

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不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雪并洁白等字(其四)

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

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