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七首(其七)

又度芳时,诗卷慵开,那堪病中。

想碧虚垂钓,一湾明镜,白云招隐,几朵芙蓉。

随意滋兰,还思种橘,十载青春不负公。

还应悔,纵碎琴奚益,觅句徒工。

休教更听歌钟,怕已作、花前鹤发翁。

恁匆匆过耳,无情鹒蟀,劳劳阅世,百感鸡虫。

我欲临风,横吹长笛,喷出胸头恨万重。

谁能识,看菰芦光怪,有气如虹。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词,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词的开头“又度芳时”,点明了季节更迭,时光荏苒的主题。接着“诗卷慵开,那堪病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对阅读诗歌产生倦怠之情,生活中的小挫折让人心情沉重。接下来的“想碧虚垂钓,一湾明镜,白云招隐,几朵芙蓉”几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随意滋兰,还思种橘,十载青春不负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兰花和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还应悔,纵碎琴奚益,觅句徒工”几句,诗人反思过去,认为即使弹奏断弦之琴,或是苦心创作诗句,也难以弥补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遗憾。

“休教更听歌钟,怕已作、花前鹤发翁”一句,诗人担心自己若再沉浸于世俗的欢愉之中,恐怕会像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样,只能在花前感叹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恁匆匆过耳,无情鹒蟀,劳劳阅世,百感鸡虫”几句,诗人以“鹒蟀”(即夏蝉)和“鸡虫”(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深回味。

最后,“我欲临风,横吹长笛,喷出胸头恨万重”一句,展现了诗人想要借音乐抒发心中积郁的情感,渴望释放内心的痛苦与不满。“谁能识,看菰芦光怪,有气如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无奈与感慨,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心中的波澜壮阔。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时光、人生、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与感慨,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蹀躞

落尽春花苔面,绣幕长孤倚。

别情长惜,余香散罗绮。

谁问雁杳鱼沉,倦魂可许相逢,乍眠乍起。

宿妆委,见说恹恹梳洗,笙囊静如水。

药阑愁听,蜂声满窗纸。

清昼翠凤离披,想他神女生涯,自来如此。

形式: 词牌: 解蹀躞

调笑令

芳草。芳草。剪剪丛丛未了。

夕阳几处分明,嫩绿才经雨晴。晴雨。晴雨。

前度送君南浦。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如梦令

小篆拨残双箸。闷倚曲栏无语。

门外绿阴深,遮断玉郎归路。春去。春去。

飘过几番花雨。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六州歌头

繁华如许,绢素是谁题?

晴光好,香尘动,暖烟迷,障锦泥。

都趁芳菲景,连画舸,随雕毂,夷门外,樊楼下,傍长堤。

回首望中何处,天津近,杨柳春旗。

看红襟飘拂,碧草正萋萋。翠袖罗衣,水边携。

对杯中酒,贪歌舞,东风缓,落红稀。

扑蝶罢,听莺去,共依依。

醉难归,谁省春明梦,传蜡烛,禁垣西。

梨雪尽,饧策换,旧游非。

欲问宣和遗事,惊心又、蕃马频嘶。

向七陵魂断,挥涕夕阳低,花外鹊啼。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