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塘梢黯黯夕云低,苍莽荒原望四迷。
海日光寒衔岛树,江潮声暴压城鼙。
乔林风劲横雕眼,浅草霜乾快马蹄。
战血未收边戍苦,玉龙谁为一提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边塞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表达了战乱之后的萧瑟与哀伤。开篇“塘梢黯黯夕云低”及“苍莽荒原望四迷”,设定了一种暮色中荒凉无际的场景,给人以孤独和迷茫之感。
接下来的“海日光寒衔岛树”、“江潮声暴压城鼙”,则是对自然界动态景象的描绘,海岛在严寒阳光下的寂静,以及江潮汹涌声中城市被侵袭的情形,都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危机感。
“乔林风劲横雕眼”、“浅草霜乾快马蹄”,则是对边塞战士们的刻画,他们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英勇战斗,以及急驰而来的马蹄声,都透露出战争的紧迫和艰难。
最后,“战血未收边戍苦”、“玉龙谁为一提携”,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后仍需有人承担守卫边疆重任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乱时代下的悲壮与苍凉。
不详
岁华相逐走燕尘,此夕羁怀暂一申。
把手岂辞三处酒,别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惊来信,却忆江梅赠去春。
莫向天涯忧白发,东风犹与到关新。
五鼓声沈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
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
人惜憩棠馀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
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
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閒。
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
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甚宠无如使牡行,曾同万里听秋声。
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
才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
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