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僩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战乱流离,无论何处都令人感伤,更何况面对古城的碑文。
道路环绕着寒冷的山,我独自离去,月亮照在秋水之上,让雁群空自惊慌。
容颜衰老,重回故乡国家心中充满喜悦,但身份卑微,常常惭愧于询问他人的姓名。
今天主人还邀请我一同畅饮,想必是同情我这个历经世事的读书人。

注释

乱离:战乱流离。
况复:况且,更不必说。
寒山:寒冷的山。
人独去:独自离开。
雁空惊:雁群无故受惊。
颜衰:容颜衰老。
重喜:深深感到欢喜。
身贱:身份卑微。
问姓名:询问别人的姓名,指社交活动。
今日:今天。
主人:宴请的人。
还共醉:还邀请一起饮酒。
应怜:应该同情。
世故:世态炎凉,人间世故。
一儒生:一个读书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充满了对过往时光和故土的深情怀念。开篇“乱离无处不伤情”,便设定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战乱与离别无不引起心中的忧伤。“况复看碑对古城”则是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感慨万分,古城的荒废与碑文的陈旧,更激发了他对于过往时光的眷恋。

“路绕寒山人独去”,描绘了一种孤独行走于寒冷山巅的景象,这里的“独去”强化了诗人的孤单与凄清。而“月临秋水雁空惊”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秋夜的明月、静谧的河水以及偶尔飞过的雁鸣声,都让人感到一种空旷和惊惶。

“颜衰重喜归乡国”,诗人的容颜因岁月而衰老,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故土的渴望,期待着能够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紧接着,“身贱多惭问姓名”则流露出一种自卑的情绪,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感到不满与羞愧。

最后两句“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诗人希望在这一天,与主人一起沉浸于酒的欢乐之中,以此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和个人的悲哀。这里的“应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对于那个时代、那份情谊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旧和自我认同的困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至德中赠内兄刘赞

时难访亲戚,相见喜还悲。

好学年空在,从戎事已迟。

听琴泉落处,步履雪深时。

惆怅多边信,青山共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舟中寒食

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

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

日霁开愁望,波喧警醉眠。

因看数茎鬓,倍欲惜芳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行药前轩呈董山人

不觉老将至,瘦来方自惊。

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劳声。

腠暖苦肌痒,藏虚唯耳鸣。

桑公富灵术,一为保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