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州性上人求语

春山杜鹃啼,苦劝人归去。

声碎竹林风,血染花梢雨。

我老无家可得归,萝窗睡饱云黏衣。

山童推枕破残梦,报道有僧开竹扉。

何方圣者来寻讨,解包飏下青龙钞。

便欲庭前纵火焚,净地岂容狼藉了。

问渠何日离飞来,两月奔驰未到家。

好劝急归休歇去,春风落尽武林花。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山中杜鹃鸟鸣叫,苦苦催促人们回家。
它的叫声穿透竹林的风,仿佛鲜血染红了花枝上的雨滴。
我年老无处可归,只能在藤蔓缠绕的窗户边熟睡,云雾沾湿了我的衣服。
山里的孩子推醒我,告诉我有个僧人打开竹门。
不知何处的圣贤前来寻找,打开包裹,取出青龙钞票。
他想在庭院中放火烧掉一切,但洁净之地怎能容忍杂乱。
询问那杜鹃何时会离开,它已飞来两个月,仍未到家。
我劝你赶紧回家休息吧,春风已吹落武林的所有花朵。

注释

杜鹃:一种春季常见的鸟,叫声凄厉。
苦劝:极力劝说。
血染:形容声音凄厉,如泣如诉。
萝窗:藤蔓缠绕的窗户。
青龙钞:古代的一种货币。
狼藉:杂乱不堪。
飞来:指杜鹃鸟。
武林:泛指城市或园林。

鉴赏

这首宋诗《简州性上人求语》是释绍昙所作,以春天的景色和杜鹃鸟的啼叫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首句“春山杜鹃啼,苦劝人归去”描绘了山中杜鹃鸟的啼鸣,似乎在催促人们离开尘世回归自然。接下来的“声碎竹林风,血染花梢雨”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杜鹃啼声的凄厉和哀伤,仿佛其啼血成雨,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诗人自述“我老无家可得归”,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家园的渴望。他沉浸在梦境中,被山童唤醒,告知有僧人来访,暗示着外界的打扰。诗人对于来访者的身份和意图感到疑惑,想象他们可能是寻求解脱的圣者,但又担心他们的行为会打破山中的宁静。

“何方圣者来寻讨,解包飏下青龙钞”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略带讽刺的画面,暗示了世俗的金钱交易可能玷污了清净之地。诗人甚至幻想焚烧一切,以保持内心的纯净。然而,他对归期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思念,使得他无法彻底逃离。

最后两句“问渠何日离飞来,两月奔驰未到家”表达了诗人对归程的漫长和对家乡春花凋零的惋惜,再次强调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裴相国参黄檗图赞

大小痴禅,对谈甚底。背后人听,不能夺耳。

切莫求安古佛名,当头便触贤侯讳。

形式:

靠布袋看髑髅不开口笑赞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形式:

靠布袋常思惟赞

赤骨律穷,单靠布袋。子细思量,大有事在。

平地要升兜率天,你这汉是颠是騃。

形式:

题兰蕙(其二)

一茎四花,挺然拔萃。其臭如兰,其标如芷。

檀喙簇烟而不繁,劲节疾风而不倚。

是以昂山有山林轩昂之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