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头难著枕,病眼厌看书。
无酒销长夜,回灯照小馀。
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
廊庙应多算,参差斡太虚。
这段诗歌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体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感慨与无奈。首句“风头难著枕”描绘了一种身体不适、难以安眠的状态,而“病眼厌看书”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视力受损,即使是阅读这项精神活动也变得艰难。
接着,“无酒销长夜”透露出一种寂寞与孤独,酒在古代文化中常作为消遣时光、缓解愁绪的工具,而这里却提及“无酒”,显然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凄凉。紧随其后的是“回灯照小馀”,这不仅描写了夜晚的孤独,也暗示着时间在流逝,光阴似箭。
下片则转向更为深远的思考,“三元推废王”可能指代历史上的兴衰更迭,“九曜入乘除”中“九曜”往往与天文、星象有关,或许在此处象征着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紧接着,“廊庙应多算”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和预测,而“参差斡太虚”则似在描绘一幅宏大而又空旷的宇宙图景。
整体来看,这段诗词通过对夜晚孤独、身体不适以及历史更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于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思考。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经雨篱落坏,入秋田地荒。
竹垂哀折节,莲败惜空房。
小片慈菇白,低丛柚子黄。
眼前撩乱辈,无不是同乡。
雨柳枝枝弱,风光片片斜。
蜻蜓怜晓露,蛱蝶恋秋花。
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
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
病苦十年后,连阴十日馀。
人方教作鼠,天岂遣为鱼。
鲛绽酆城剑,虫凋鬼火书。
出闻泥泞尽,何地不摧车。
嶓冢去年寻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
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沈碑欲辨文。
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