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少遇非熊守德庆

三纪间关历宦途,萧然全似一臞儒。

耻趋东閤隳高节,甘向南州剖左符。

悃愊不能为健吏,清修端可律贪夫。

羊城定见菊坡老,能为苍生一出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历经三代官场沉浮,他清贫如一介瘦弱书生。
他以丧失尊严于东阁为耻,宁愿在偏远之地任职剖符任事。
他的忠诚和正直无法使他成为能干的官吏,但他的清廉可以作为贪腐者的典范。
在广州,人们必定会见到这位菊花坡的老者,他决心为了黎民百姓再次出仕。

注释

三纪:三代,形容时间长久。
萧然:形容清贫、孤寂的样子。
臞儒:瘦弱的书生。
东閤:古代官署,此处指朝廷高位。
隳:毁坏,这里指丧失。
左符:古代分封官员的信物,象征权力。
悃愊:诚实,忠心耿耿。
健吏:能干的官吏。
律:约束,规范。
羊城:广州的别称。
菊坡老:可能指代诗人的自我或友人,以其居所或雅号命名。
苍生:百姓,泛指民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和时代背景。

首句“三纪间关历宦途”,表明诗中的人物经历了长时间的仕途生涯,在关隘之间往来。"萧然全似一臞儒"则描绘出一个颓废、孤独的书生形象,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耻趋东閤隳高节”,诗人表达了对东閤(朝廷)失去昔日高尚品格的羞愧。而"甘向南州剖左符"则是说诗中的人物宁愿前往偏远的南州担任小官,即便是剖割符节(一种低级官职)的工作也心甘情愿。

在“悃愊不能为健吏,清修端可律贪夫”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性格温和、不善于严苛执法,但仍能保持自己的纯洁与正直,不会像那些贪婪的人那样。

最后,“羊城定见菊坡老,能为苍生一出无”则是说诗中的人物在羊城(古地名)已经年迈,看到了菊花坡上的老人,感慨万分,觉得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能够为普通百姓做点什么。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关心民生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黄东起西上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

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

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

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慇勤谢月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其一)

黄甫才名二十年,蹉跎正坐不能圆。

四书锐欲潜心圣,八品甘为从事贤。

东道樽前需客久,南轩印子待人传。

丈夫不必求知己,具眼分明有老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龚少贻北赴汀州司户

庄敏与文献,诸孙总俊髦。

此郎如玉树,初筮即珠曹。

官小人能大,心清名自高。

公馀须力学,流俗易滔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其二)

乃翁勇退急流中,家法森严在教忠。

有子清材如结绿,告君直气贯晴虹。

甲科更合放头出,时论从来忌臆空。

生长殊方同臭味,相期不朽是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