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筇出尤岭岭头坐俟舆夫不至

我居南麓下,颇利君子遁。

如何溽暑初,涉此复岭峻。

瘦藤代笋舆,路熟不待问。

拂石小盘跚,心爱木阴润。

清风解人意,陆续松杉韵。

掬泉咽茗芽,窃赏此味俊。

我坐亦良久,我仆行何钝。

平生性麋鹿,合有幽闲分。

举足履世途,退尺进仅寸。

曾此小迟速,而足置喜愠。

继今出处同,冥心法天运。

斯游悟穷通,持与达者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居住在山脚之下,对君子来说是个隐逸的好地方。
为何在初夏湿热之时,还要翻越重重山岭呢?
用瘦弱的藤蔓代替竹轿,道路熟悉无需询问。
轻抚石头,小心前行,我喜爱树木带来的阴凉湿润。
清风仿佛理解我的心意,松杉的声音此起彼伏。
捧起泉水品味新茶,私下里欣赏这独特的风味。
我坐在这里已有一段时间,我的仆人却行动迟缓。
我生性喜欢自由自在,理应享受这份宁静。
踏入世间之路,每一步都谨慎推进,哪怕只有一点点。
曾经的快慢得失,如今看来都成了喜悦和不满。
从今以后,无论出仕还是隐退,我都顺应自然法则。
这次游历让我领悟了人生的通达与困顿,愿与智者分享。

注释

君子遁:君子的隐居之地。
溽暑:湿热的夏季。
笋舆:竹轿。
木阴:树荫。
松杉韵:松杉的自然声韵。
茗芽:茶叶嫩芽。
退尺进仅寸:退步少,进步也微小。
冥心:静心。
达者:通达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我居南麓下,颇利君子遁”表明诗人选择了一处适宜隐居的地方,是对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和超脱。“如何溽暑初,涉此复岭峻”写出了夏日炎热时光,再次翻越峻岭的艰辛景象,但也透露出诗人不畏艰难、乐于山居的心志。

“瘦藤代笋舆,路熟不待问”则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环境的亲切与熟悉,藤蔓取代了车轮,道路虽崎岖却因常走而显得熟悉,不需要询问指引。接下来的“拂石小盘跚,心爱木阴润”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攀岩而上的情景,以及对树荫之美的喜爱。

“清风解人意,陆续松杉韵”则是对自然界中清新气息和松杉声音的赞美,这些都是促使心灵得到安宁和愉悦的元素。诗人的生活细节也在“掬泉咽茗芽,窃赏此味俊”中得到了展现,从溪水中取水饮用,品尝着新鲜出芽的茶叶,这些简单而纯粹的享受是诗人心中的大快事。

“我坐亦良久,我仆行何钝”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静坐和偶尔起身漫步的情形,并且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紧接着,“平生性麋鹿,合有幽闲分”则是对自己天性中与世俗不同、愿意选择隐逸生活的表述。

“举足履世途,退尺进仅寸”描绘了诗人对于世间事务采取的一种审慎和保留态度,不轻易涉足而是小心翼翼地衡量每一步。接下来的“曾此小迟速,而足置喜愠”则表明诗人对待自己的行动节奏持有一种满足与平静的心情。

最后,“继今出处同,冥心法天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出山与否的思考,以及内心深处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认可。“斯游悟穷通,持与达者论”则是诗人通过山中生活获得了一种对世事的透彻理解,并愿意与那些有同感的人共同探讨生命与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心灵平静与哲理的洞察。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殿廷初考诸同舍约共赋诗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策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絜斋子,典刑真克肖。

胄丞道乡孙,道心长返照。

何殊钟在簴,宛如刀出鞘。

谷口亦何人,才德俱富邵。

走也分尘埃,识见等萤爝。

亦获在选中,所得过所料。

宫烛分夜辉,御香供早烧。

群羽竞赴矰,众鳞争入钓。

意气云龙翔,精神风虎啸。

或巽入柔行,或疾声大叫。

或自出机轴,或工事窃剽。

或写云和音,或鼓折杨调。

或作朝凤鸣,或吟蚯蚓窍。

好恶随品题,宁复相讥诮。

上方富春秋,明齐日月耀。

涓露增沧溟,微尘填岳峤。

乙览公平章,甲科须直峭。

讽必纳祈招,箴必容庭燎。

国步赖扶持,民痍需砭疗。

诘朝已竣事,杯行可以釂。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简延平李公足择善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

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

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

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

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简林公似

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栖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讥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攻玉。

形式: 古风

简复斋陈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

复斋吾之师,高山俨标致。

仆尝函丈间,乞得四箴字。

及来仕京华,登门愿受记。

复斋首肯之,赠言简而毅。

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

此生尚可轻,圭黍眇爵位。

仆退书之绅,隽永言有味。

充员京兆幕,万一可行志。

赧颜斥吏胥,冷眼视权贵。

婉婳孤无朋,旁观辄相忌。

朝肆缉缉谗,暮遭申申詈。

圣主初临轩,不才叨考试。

诸贤惮生语,一律爱软媚。

我喜众所惊,人取我必弃。

间有植私恩,了不恤公议。

枘凿不相投,罟擭焉得避。

襆被去候潮,襁褓有幼稚。

少需辰之良,解缆辞清渭。

邂逅复斋子,入京方卸辔。

为言东湖上,英才日以萃。

穷伊洛渊源,传紫阳位置。

要使莆三邑,薰为善良地。

仆也间斯言,归心生两翅。

平生真西山,赤心爱善类。

诲我以沉潜,意同言小异。

二公负名节,可望不可企。

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

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

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季。

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