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别二首(其二)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归来的小船和骑马的人整齐成行,他们在江的南北互相眺望。
谁能想到波光粼粼的一条江水,就已经让人感觉两岸的山川成了两个不同的地方。

注释

归舟:返回的船只。
归骑:回来的骑马之人。
俨成行:整齐有序。
江南江北:长江的南岸和北岸。
互相望:彼此相望。
谁谓:谁能想到。
波澜:波浪,指江水。
才一水:仅仅一条河。
已觉:已经感到。
山川:山水,指两岸的景色。
是两乡:成为了两个不同的故乡或地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别离的画面,通过归舟归骑的动态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江南江北互相望”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示,更蕴含着诗人跨越物理距离的心灵沟通。在这里,“江”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界的分界线,更是人们心灵世界的分水岭,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故土的情怀。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这两句诗则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波澜”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而“一水”则暗示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分离。然而,即使面对相同的一片江水,诗人的内心却已经感受到了山川变换后的陌生与隔绝,这种感觉让同一片水域也显得如同两个不同的乡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心变化的深刻领悟。

总体来看,王勃在这首诗中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美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13)

王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字:子安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649或650~676或675年

相关古诗词

晚留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