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

闻说郊禖喜气翔,曾由乙卯命封商。

今朝钟鼓登歌祀,何日熊罴作梦祥。

扫雪野庐风凛凛,升坛公衮佩锵锵。

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誇凤沼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听说郊禖之地充满喜庆,曾在乙卯年被封为商地。
今日钟鼓齐鸣,举行祭祀仪式,何时能有熊罴入梦带来吉祥。
清扫野外简陋小屋,寒风刺骨,官员们身着礼服,衣带佩环声声作响。
在宫门前接受赏赐,我又能得到什么?不像在凤凰池边那样自夸荣耀。

注释

郊禖:古代帝王春分祭天神的地方,象征生育和吉祥。
乙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具体年份。
熊罴:古代传说中瑞兽,象征勇猛和吉祥。
凤沼:古代宫殿中的池塘,常用来比喻宫廷或显赫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表达了对郊禖祭祀活动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首句“闻说郊禖喜气翔”描绘了听到祭祀消息时的欢快气氛,如同吉祥之气飞翔。接着,“曾由乙卯命封商”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个吉兆,可能与生肖或历法有关。

“今朝钟鼓登歌祀”写实了祭祀当天的热闹场景,钟鼓齐鸣,歌声悠扬。诗人期待着“何日熊罴作梦祥”,熊罴象征多子,梦见熊罴是生育之祥,表达了对家族繁衍的祝福。

“扫雪野庐风凛凛,升坛公衮佩锵锵”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祭祀队伍的庄重与威严,即使天气寒冷,人们仍满怀敬意。“君门赐胙予何有”表达了对皇家恩赐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并无过多期望,只是诚心参与。

最后一句“不似矜夸凤沼傍”以自谦之词收尾,意思是自己并不像在宫廷附近的人那样自夸,更显出诗人的低调和谦虚。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虔诚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景彝春宴

法座初瞻户牖间,衮衣垂处见云山。

满斟玉酒传宣尽,齐插宫花拜赐閒。

红线织成庭下毯,明珠结出耳中环。

斗鸡旗底蓬蓬鼓,逐胜争名利害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景彝赴省宿马上

乌纱帽底青眸转,朱雀街头玉辔摇。

灯火高楼吹短笛,帘栊斜巷隘初宵。

身归兰省唯看月,心在天津欲倚桥。

枕上夜深应不寐,羡他年少酒微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景彝阁后紫薇花盛开

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后近闻都著花。

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叶剪晨霞。

凤皇浴去池波响,鳷鹊阴来日影斜。

六十无名空执笔,颠毛应笑映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汝州后池听水

春水泉脉动,分岩临涧源。

津津出石齿,泠泠萦竹根。

犹和野云翠,复落郡池喧。

心静意自适,不知朝市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