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似清霜铺满大地。
正当夜深人静要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来为我拭去床上的灰尘。

注释

叶声:树叶掉落的声音。
方:正在,正当。
拂:拭,掸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句。通过"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深秋之夜所体验到的自然美景。在这里,"叶声"指的是树叶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而"落如雨"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声音的连绵不断,如同细雨一般。接着"月色白似霜",则描绘出秋夜中明亮而清冷的月光,仿佛覆盖了一层薄霜。

诗人的情感在"夜深方独卧"一句中得到了体现。这不仅是时间上的描述,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沉思。"谁为拂尘床"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在这里,"拂尘"意味着打扫去除生活中的杂质,而"床"则象征着私密的空间和休息。这句问话不仅是在询问有谁会在夜深人静之际为他整理床褥,更是在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现实孤独状态的无奈。

这首小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寂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秋山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秋日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杨日。

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

嵩峰馀霞锦绮卷,伊水细浪鳞甲生。

洛阳闲客知无数,少出游山多在城。

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门十八里,庄店逦迤桥道平。

不寒不热好时节,鞍马稳快衣衫轻。

并辔踟蹰下西岸,扣舷容与绕中汀。

开怀旷达无所系,触目胜绝不可名。

荷衰欲黄荇犹绿,鱼乐自跃鸥不惊。

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

家酝一壶白玉液,野花数把黄金英。

昼游四看西日暮,夜话三及东方明。

暂停杯觞辍吟咏,我有狂言君试听。

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济独善难得并。

不能救疗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

况吾头白眼已闇,终日戚促何所成。

不如展眉开口笑,龙门醉卧香山行。

形式: 古风

秋日怀杓直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