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杓直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形式: 古风

翻译

傍晚时天气晴好,独自来到江边散步。
回忆起与李舍人,曾在曲江附近居住。
常言遇到清雅景色,必定相约一同享受这份宁静。
如果你不来找我,我就去找你。
见面时笑容满面,询问下一次相约何处。
西寺的老胡僧,南园的杂乱松树。
带着小酒壶,吟咏着新作的诗句。
一同出门又一同归来,从早到晚相伴左右。
风雨忽然消散,江山显得更加隐约美丽。
浔阳与涔阳相望,只能在云雾中遥想彼此。
心情期待相聚却各自漂泊,时光依旧如旧。
如今在郡斋中,秋天的时光与谁共度呢?

注释

晚来:傍晚时分。
天色好:天气晴朗。
李舍人:对李姓官员的尊称。
曲江:地名,唐代著名风景地。
清景:清雅的景色。
幽趣:宁静的乐趣。
西寺:指西边的寺庙。
老胡僧:年老的外国僧人。
南园:南方的园林。
乱松树:松树丛生,形容景色杂乱。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涔阳:地名,今湖北公安县。
乖旷:离散,漂泊不定。
郡斋:古代地方官的居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好景象与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交织的图画。开篇“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展示了诗人在一个美好的傍晚时分独自一人漫步于江边的情景,既表达了一种寂寞之感,也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紧接着,“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则是诗人对于往昔与朋友李舍人共同居住在曲江边的美好记忆,以及他们曾经一起享受自然之美的承诺。

“若不访我来,還須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即如果朋友不来看望他,他也会主动寻找朋友,以共享这份情谊和美景。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则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他们可能在一个古老的庙宇或是一片杂乱的松林中,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吟诵着自己创作的新诗。

“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描绘了朋友们一同外出的情景,他们从早到晚一起享受大自然的变换,风雨过后,江山之间的美景交相辉映。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诗人通过对两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朋友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时间流逝,但这份情谊和美好时光在内心深处依然如故。

最后,“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则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在官署的馆舍中独自思考,他现在身边没有可以与他共同享受这份美好的朋友,这份美好时光似乎只能由自己一人承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寂寞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秋江送客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秋江晚泊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

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

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秋池四首(其一)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

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

岸闇鸟栖后,桥明月出时。

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悠然心中语,自问来何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池四首(其二)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彫何足怪。

形式: 古风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