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蕉

根自苏台徙,阴生蒋径幽。

当空炎日障,倚槛碧云流。

未展心如结,微舒叶渐抽。

琐窗迷翠黛,张幕动青油。

书借临池用,光分汗简留。

流甘掩中土,为绤衣南州。

只益莓苔润,翻令蕙若忧。

荷风同委露,梧叶共鸣秋。

梦境知谁得,人生似尔浮。

漫劳弹事苦,终日傍林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桂所作的《咏蕉》诗,以蕉叶为题,描绘了蕉叶生长环境与形态,以及其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蕉叶的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首句“根自苏台徙,阴生蒋径幽”描绘了蕉叶的生长地,从苏州移来,生长在蒋径的阴凉处,暗示了蕉叶生长环境的特殊与宁静。接下来,“当空炎日障,倚槛碧云流”两句,通过对比炎日与碧云,形象地表现了蕉叶在遮挡烈日的同时,也仿佛是碧云流动的一部分,展现出蕉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未展心如结,微舒叶渐抽”则细腻地描绘了蕉叶的成长过程,从紧闭的状态逐渐展开,如同解开的心结,表现出生命的成长与释放。接着,“琐窗迷翠黛,张幕动青油”两句,通过窗棂与幕布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蕉叶的绿意与生机,仿佛翠黛与青油在其中流转。

“书借临池用,光分汗简留”两句,将蕉叶与书籍、文化联系起来,暗示了蕉叶在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而“流甘掩中土,为绤衣南州”则通过甘甜的汁液与南方的衣物,表达了蕉叶的实用价值与地域特色。

“只益莓苔润,翻令蕙若忧”两句,通过莓苔与蕙草的对比,展现了蕉叶对环境的滋养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蕉叶可能带来的某些担忧或挑战。最后,“荷风同委露,梧叶共鸣秋”两句,将蕉叶与荷、梧叶并置,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中各种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存。

“梦境知谁得,人生似尔浮”两句,由物及人,将蕉叶的生长过程与人生的漂泊感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漫劳弹事苦,终日傍林丘”则以蕉叶为喻,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蕉叶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文化寓意,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13)

徐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枫林

禁城玉树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

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雾苦霜吟。

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

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

杂黄间绿缘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

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

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

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枫叶

江空木落雁声悲,霜入丹枫百草萎。

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石门

石门酒薄客愁宽,谁念霜溪晓被寒。

偶见邻舟说红叶,五更疏雨梦长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剪春罗

谁把风刀剪薄罗,极知造化著功多。

飘零易逐春光老,公子尊前奈若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