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丹徒寓楼上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丹徒的楼上,眺望四周景色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郁郁山川面倚楼”,以“郁郁”形容山川的茂盛,通过倚楼远眺的视角,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侧身江左旧徐州”,点明地点,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徐州,暗示了对过往的追忆和思考。
“寒潮不隔中原望,白日遥县大海流。”这两句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寒潮虽阻隔视线,但依然能望见遥远的中原大地;白日映照下,大海波涛汹涌,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北府千年京口镇,西风一夜秣陵舟。”这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北府(今江苏镇江)的千年古镇,以及秣陵(今南京)的夜晚西风,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古今只此沧波色,烟雾何时竟掉头。”总结全诗,以“沧波色”象征永恒不变的自然之色,与“烟雾”相对,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变幻无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