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投灵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

双岩泻一川,回马断桥前。

古庙阴风地,寒钟暮雨天。

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

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两山之间泻下一川激流,策马回转在断桥之前。
古旧的庙宇阴风阵阵,寒钟声中暮雨连绵。
松软的沙地上留下虎的足迹,滑腻的水流中带有龙的涎液。
再往下便是临江之路,潮水深沉已无渡船可言。

注释

双岩:两边的山崖。
泻:倾泻,形容水流急速。
一川:一条河流。
回马:骑马回转。
断桥:中断或破损的桥梁。
古庙:古老的庙宇。
阴风:阴冷的风。
地:地方,此处指环境氛围。
寒钟:寒冷季节中的钟声,带有一种凄清之意。
暮雨:傍晚时分的雨。
沙虚:沙地不结实,易于留下痕迹。
虎迹:老虎的脚印。
水滑:水面光滑,可能因含有某种物质而显得滑腻。
龙涎:传说中龙的唾液,这里比喻水流中似有神秘之物。
却下:再往下,向下游去。
临江路:靠近江边的道路。
潮深:潮水很深。
无渡船:没有渡船,无法过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色,充满了动感和深远的意境。"双岩泻一川"开篇即展现出雄伟的自然风光,两岸巨石之间奔腾着河流,这种地貌常见于江南地区的山谷之中。紧接着,"回马断桥前"则透露出诗人行进中途因天色已暮或其他原因不得不返回的场景,颇有几分探险未遂的遗憾。

第三句"古庙阴风地"将读者引入一处历史悠久、气氛神秘的古寺之中。这里的"阴风"和"寒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寂,而"暮雨天"则增加了一份淡淡的忧郁,仿佛时间在这古老庙宇间流转缓慢。

接下来的"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自然界中野兽行走、龙蛇穿梭的生动场景。这里的"沙虚"和"水滑"不仅形容了地形地貌,也暗示了一种难以把握的虚幻感。

最后两句"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则表达出诗人在此刻不得不选择沿着蜿蜒曲折的江路前行,尽管潮水汹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这种决绝和无奈交织在一起,显得尤为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空间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韶州送窦司直北归

江曲山如画,贪程亦驻舟。

果随岩狖落,槎带水禽流。

客散他乡夜,人归故国秋。

樽前挂帆去,风雨下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韶州韶阳楼夜宴

待月西楼捲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

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潼关兰若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霅上宴别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

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

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

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