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兰若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经过这里好几次了,前面的屋舍紧挨着宽阔的大河。
春天河水上涨,远处的船帆显得更加渺小;夕阳西下,高处的寺庙更显众多。
蝴蝶在红色的芍药花周围飞舞,鸟儿在绿萝间鸣叫,声音喧闹。
虽然渴望回到故乡的山中,却只能吟唱着采灵芝的古歌,无法成行。

注释

来往:指多次经过同一地点。
几经:多次。
前轩:房屋的前面部分。
枕:靠近,依傍。
大河:宽阔的河流。
远帆:远处的船帆。
春水:春季涨水的河流。
阔:宽阔。
高寺:地势高的寺庙。
夕阳多:夕阳映照下的寺庙显得很多。
蝶影:蝴蝶的影子,此处指蝴蝶。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
鸟声:鸟的叫声。
喧:喧闹。
绿萝:绿色的藤蔓植物。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归未得:未能回去。
徒咏:只能吟唱。
采芝歌:古代隐士采食灵芝时所唱的歌,比喻归隐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乡的渴望与不舍。开篇“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两句,设定了诗人的行迹和情境,他多次路过那片辽阔的大河之滨,每一次都是在车前的坐垫上仰望着那绵长的水天相接。紧接着,“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两句,则通过对远处帆船和高耸寺庙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景色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土的眷恋。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两句,用蝴蝶在花间穿梭和鸟儿在密叶中歌唱的意象,勾勒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致。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温暖家园的思念。

最后,“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归乡愿望和他目前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这里的“故山”指代家乡,而“采芝歌”则是古人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集观察、抒情与哲思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霅上宴别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

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

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

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义女亭

身没兰闺道日明,郭南寻得旧池亭。

诗人愁立暮山碧,贾客怨离秋草青。

四望月沈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卫将军庙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韦隐居西斋

斸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

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