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三)宴向守簇

曲水流觞修禊事,祓除洗净春愁。

举尊再拜寿君侯。只今虚鼎足,好去作班头。

自古相门还出相,春旗小驻南州。

云孙将绍祖风流。他时如见忆,江汉一渔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曲水边举行修禊活动,清洗春天的忧愁。
举起酒杯向您敬酒祝寿。如今空缺重要位置,期待您成为新秀头领。
自古以来有权势家族常出宰相,暂且在南州插下春旗停留。
您的后代将继承先人的风采。如果将来能忆起我,愿在江汉间一叶扁舟中与您重逢。

注释

曲水:古代习俗,于弯曲的流水边举行祭神或聚会活动。
修禊:古代春季举行的除去不祥之俗。
祓除:祛除不吉利的事物或情绪。
春愁:春天的忧郁或愁绪。
尊:古代盛酒的器皿。
再拜:两次叩拜,表示敬意。
寿:祝寿,庆祝长寿。
虚鼎足:指职位空缺,缺少得力助手。
班头:古代官职名,此处指领袖人物。
相门:有权势的家族。
春旗:象征春天的旗帜,此处可能指家族的标志。
南州:南方的某个州或地区。
云孙:孙子的孙子,泛指后代。
绍祖:继承祖先的事业或风范。
忆:回忆,想念。
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广阔的江河。
渔舟:捕鱼的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质的《临江仙·其三·宴向守簇》,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绘春日宴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曲水流觞修禊事,祓除洗净春愁。” 这两句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宴饮图。曲水、流觞都是描写宴会场景的常用意象,而“修禊”指的是古代清明时节的祭祀和洗濯之礼,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以及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消除心中的忧愁。

“举尊再拜寿君侯。只今虚鼎足,好去作班头。” 这两句则转向宴会上的敬酒和祝寿之情。诗人提出酒杯,对着远方的君侯表示敬意,而“虚鼎足”则是说时间不多,提醒朋友们要把握现在,把美好的时光变成永恒的回忆。

“自古相门还出相,春旗小驻南州。”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感慨。“自古”表明这是一个传统的现象,即有能力的人往往能够在仕途上一代接着一代地出现,而“春旗小驻南州”则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者集团在南方某地的势力。

“云孙将绍祖风流。” 这句表明诗人对那些能承继先辈风范、传承家族文化的人充满期待和赞赏之情。

最后,“他时如见忆,江汉一渔舟。”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就像江汉河畔的一只小船,承载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四)南楼席上寿张守

八字山头来较晚,彩云未散南楼。

夕阳千丈映帘钩。君侯如欲老,江水莫教流。

扇底清歌尘不动,胡床明月清秋。

天浆为浪玉为舟。酒阑君便起。归去立班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怨春郎.宿池口

芦花已老。蓼花已老。江腹冲风,山头残照。

暮烟不辨栖鸥。识归舟。归舟照顾新洲阁。惊波恶。

别拣深湾泊。南津北泺,水村总没人家。莽平沙。

形式: 词牌: 河传

相见欢.薄霜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飞。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

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戏凫鹥。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倦寻芳(其二)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颇颇清冽。曾微呷。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转眼已成陈迹。

不堪追蹑。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