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副静谧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这几句开篇便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山林之美,树木的形态各异,生长在崎岖的岩石上,给人一种坚强与孤独的感觉。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水流轻柔,溪水浅得可以让人足踏其间,两岸的土地层层叠加,如同手掌一般平坦,这是对自然中静谧水景的描绘。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诗人穿着有护腿作用的芒鞋,手持竹杖,在杂乱的草丛和幽深的小溪中行走,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颇颇清冽。曾微呷。" 诗中的“那人家”指的是山中的小屋,屋顶覆盖着竹笋和瓦片,这里的人家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质清冽,诗人曾经品尝过这清甜的泉水。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转眼已成陈迹。不堪追蹑。" 阳光在山间渐渐消失,暮色降临,一切景象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夜风轻拂过树梢,诗人感慨往事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不忍心去追寻那些逝去的足迹。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诗人询问着,那些过往的美好是否依然存在,他希望能够暂时留住时间,让自己再次体验那些细腻的情感和景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