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歙谕番阳

五岭苍苍剑插天,肩舆高下似乘船。

残年止有二十日,沽酒岂无三百钱。

野碓暝舂喧急水,山樵寒雨隔孤烟。

秖惭将命恒驰逐,安得雄才配马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广洋出使歙县至番阳途中所见的山水景色与内心感受。首联“五岭苍苍剑插天,肩舆高下似乘船”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五岭山脉的壮丽景象,仿佛剑插入云霄,而乘坐的轿子在起伏的山路上行进,如同在船上颠簸,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壮阔。

颔联“残年止有二十日,沽酒岂无三百钱”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的紧迫感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刻,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即使只有短短二十天的余生,也愿意花费三百钱去购买美酒,享受生活,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颈联“野碓暝舂喧急水,山樵寒雨隔孤烟”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夜晚的山间,水声潺潺,野碓在急流中轰鸣,山间的樵夫在寒雨中劳作,远处升起一缕孤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一联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尾联“祗惭将命恒驰逐,安得雄才配马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司马迁那样拥有雄才大略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使命紧迫、无法停下脚步的无奈。这里借用了司马迁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其对生命、时间、使命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到星源闻子敬王指挥得众心且番阳有归附意赋诗为赠

歙山群倚翠云梯,仰见长城堞雉齐。

陆抗已闻羊祜德,伏波安受子阳稽。

松堂夜色摇书幌,板屋寒更送鼓鼙。

还忆肩舆旧游地,江东形胜似巴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奉旨咏白兔

桫椤阴里捣灵砂,不使黄尘一点加。

立向月中霜脱颖,行过桂底雪生花。

赤乌翔集非专美,丹凤来仪足并誇。

解得长生保贞素,洁身长近玉皇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旨赋天泽润兵渡江之初

采石矶头一苇过,远驱云雾逐星河。

九江水阔鱼龙盛,万国春初雨露多。

香挹旗旄纷綵色,恩流草木藉光和。

洗兵会值崇文教,那用重赓夜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云屯滩

萝月纷纷星斗高,云屯滩上听飞涛。

莫伤蜀鸟多啼血,且喜吴侬惯刺篙。

风逆溪声悬碧树,雨深崖气入青袍。

夜长把烛频看镜,只恐年来变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