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没有任何心理的障碍和束缚,是一颗自由的心灵。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在早晨进入洞庭湖畔,在晚上返回巫峡之深,整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这一句,通过对比自然界动物行为的描写,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最后两句"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则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希望像高唐(古代著名山峰)一样不藏匿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寄寓着对未来雨水的期盼,就像土地渴望着滋润一样。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誇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
兴罢花还落,愁来酒欲醒。
何人初发白,几处乱山青。
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