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生兼告同志

圣人亦人为,诸子早辨志。

持此忠信资,何远不可至。

尧舜称大圣,其道孝弟耳。

孝弟谁不然,鲜或见天理。

天理天所为,超然绝人伪。

夫谁能举之,聪明与睿智。

兹理何由臻,执事自敬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的作品《示诸生兼告同志》,他以圣人的道德典范和儒家伦理为基础,教导学生和同仁。诗中强调,即使是圣人,也是通过实践忠信之道达到高尚境界的。尧舜作为大圣,他们的大道核心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孝弟)。诗人指出,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但要达到天理的崇高境界,即超越世俗虚伪,就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洞察力,这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自我敬重、实践开始。湛若水以此诗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道德修养,逐步接近真理。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考室

丁丑孟冬吉,湛子辟烟霞。

虽非鹿门胜,亦携庞公家。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

乐阁在堂前,茹芝在楼头。

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

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

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

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

七曜明天经,三水察地理。

俯仰参两间,其道一而已。

形式: 古风

酬方吏部石泉与烟霞同板筑

石泉在樵东,烟霞在樵西。

同家宇宙内,况复同藩篱。

若欲散沈郁,登高以眺遐。

方子于斯时,不弃来烟霞。

若欲翕发散,入谷听潺湲。

湛子于斯时,不厌过石泉。

春暮方发育,石泉颇幽独。

万水与千山,烟霞堪寓目。

秋冬美朝暾,烟霞颇高寒。

晞发与炙背,石泉宜借眠。

绕泉为盘阻,谁复争子所。

伏虎与盘龙,呵禁乎不可。

诸子游大科,亦须从大路。

有或非吾徒,攻之以石鼓。

形式: 古风

浚烟霞后洞新泉得七石榻

有客晨叩门,劝我浚新泉。

适当连雨天,工暇土脉匀。

发石玉已喷,除壤榻自陈。

布列象斗极,可以坐七贤。

尹公几中尊,次左湛子焉。

邓子居右方,方君左临渊。

甘也接邓膝,南上秩有伦。

馀二若有待,不备惟其人。

清如此泉者,来居无厚颜。

形式: 古风

题万竹台

九龙樵三昧,竹台在九曲。

岩与台近隣,相看爱无俗。

根根一根同,曷以多为喜。

此君正耻独,绕台是君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