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词

东方冥冥烟初生,晨光半敛含空明。

流莺百舌不住语,似欲带晓呼春晴。

幽人独向空山宿,风起微寒入岩壁。

一枕西窗梦未残,门外落红深几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开的《春晓词》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静谧而生机盎然的画面。首句“东方冥冥烟初生”,以朦胧的晨雾烘托出黎明的宁静,暗示新的一天正悄然来临。次句“晨光半敛含空明”进一步描绘了光线透过云层,天空中尚存的一丝明亮,给人以清新之感。

“流莺百舌不住语,似欲带晓呼春晴”通过鸟儿的鸣叫,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黄莺和百舌鸟的叫声仿佛在呼唤晴朗的天气,为读者带来春日的愉悦。接下来,“幽人独向空山宿,风起微寒入岩壁”,将视角转向山中的隐士,他独自在山中过夜,感受到微风带来的些许凉意,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最后一句“一枕西窗梦未残,门外落红深几尺”,以窗外尚未消散的梦境和门外飘落的红花,暗示了时光流转,春色已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留恋和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晓时分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清新的春意和淡淡的孤独情绪。

收录诗词(11)

刘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方来,散文家。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 号:孟涂
  • 籍贯:清代桐城
  • 生卒年:1784—1824

相关古诗词

江东年少行

江东年少愁风雨,独立空亭望空渚。

行行江上止复去,烟水接天天不语。

自云作客沦风尘,可怜未识江南春。

前逐飞鸢后乌鹊,山木争号疑怒人。

天涯池馆多旧识,哀管繁弦泪如积。

日暮高吟动鬼神,曲终月落无人惜。

当时一顾劳孙阳,挺立奇骨腾龙骧。

精灵已与物摩荡,意气不为人飞扬。

十一年来霄路阻,慈孤爱割去乡土。

骨肉支离惊梦魂,云物高寒森极浦。

临歧未敢久延伫,似有旁人穷尔汝。

愁深难作欢笑言,长恐相逢问寒暑。

闻君此语重太息,江水悠悠竟何极。

思归未归君莫悲,我已早岁离庭帏。

形式: 古风

闺情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

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

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家书偶怀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

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月夜过太白楼

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

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

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