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

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为了爱鹅溪的洁白蚕茧的光泽
清扫完毕后,鸡舍留下紫色毫毛的光芒

注释

鹅溪:指鹅溪这个地方,可能以其产丝著名。
白茧光:洁白的蚕茧发出的光泽。
扫残:清扫残留物。
鸡距:鸡舍或鸡窝。
紫毫芒:紫色的鸡毛,这里比喻扫帚的毛。
世间:世间万物。
千寻竹:极高的竹子,形容极高或稀有的竹子。
月落:月亮落下。
庭空:庭院空寂。
影许长:影子显得特别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蕴含了深厚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中的“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两句,通过描写鹅溪绢的洁白如雪和紫色丝线的精细,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以及对友情的深厚。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这一句,则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竹林在月光下的高大和空旷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与超脱。这里的“千寻竹”形象,既展现出自然之美,也隐喻着诗人的胸怀广阔。

整首诗通过物象和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以及对友谊的珍贵和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誇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形式: 古风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

新诗说尽万物倩,硬黄小字临黄庭。

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

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

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

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

形式: 古风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馀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昔我长安见此画,叹息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彷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