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在白沙见江上往来祀神者杀猪羊鹅鸭日夕相属也有感于心后至济阴因成长韵当托白沙故人投之庙前庶几神少知自戒乎

今日杀一羊,明日杀一猪。

问神何所乐,而必为此欤。

羊死噤无声,猪死足号呼。

伤哉鸭与鹅,闭目颈已朱。

问神此何负,神亦何所取。

吾知斯民愚,非是神所许。

江船一帆风,江田一犁雨。

民或谢神劳,尚使相告语。

但采涧溪毛,足以荐筐筥。

何须污刀几,而后羞鼎俎。

于物固无怨,于神亦无苦。

更令呜呜歌,时送坎坎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祭祀习俗中动物牺牲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羊、猪、鸭、鹅等动物在祭祀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羊在死亡时“噤无声”,表现了其平静接受命运的态度;而猪则“足号呼”,似乎在表达痛苦与挣扎,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尊严的思考。

接着,诗人询问神明为何必须以牺牲动物为乐,以及这些动物是否真的负有何种罪过。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性和道德。诗中提到的“鸭与鹅,闭目颈已朱”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死亡前的无助与恐惧,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辜。

诗人还探讨了祭祀活动对民众的影响,指出人们或许出于对神灵的敬畏而进行祭祀,但同时也希望神明能理解到这种行为对动物的残酷,并且反思其合理性。他提出,即使在祭祀中使用动物,也应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不必过于残忍,甚至可以采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敬意。

最后,诗人呼吁通过歌唱和击鼓来替代传统的血腥仪式,认为这样既能表达对神明的尊敬,又能减少对生命的伤害。这体现了诗人对和谐、慈悲价值观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进行人文关怀和道德审视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生命伦理和宗教实践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济阴野次

去年骑马古城西,雨涴鞍鞯一尺泥。

今日重来转无绪,强扶衰疾绕河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毛彦谟容膝轩

黄金为楼玉为梯,画旗素锦生光辉。

不如一庵醉而归,倒卧侧立无东西。

君才于用无不宜,会稽竹箭梁山犀。

贾而不售君不疑,亦不自以为珍奇。

渊明妙处君得之,万古一首归来辞。

一庵容膝君所知,不用芥子藏须弥。

望风怀想三归依,眼前有睫见者谁。

世人纷纷不自治,何异羊质蒙皋比。

见豺而战忘其皮,墙头燕雀莫漫肥。

汝不仰看鸿鹄飞,伯夷去采西山薇。

想渠瘦亦不胜衣,不羡汝曹腰十围。

形式: 古风

晁叔用得古镜二一以遗法一上人澄澈可爱底水隐然蜃楼突起又作杯渡禅师像翩然衣动正在中流间也一求记于予因为作歌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

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

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

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

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

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形式: 古风

别离行

城头草木日夜黄,九月北风天雨霜。

月色入户侵我床,美人乃在天一方。

旧游可乐不可忘,恨君不随雁南翔。

恨妾愧守此空房,晓风忽来吹梦长。

梦中与君还故乡,黄金为屋玉为堂。

与君更笑亿千场,不须合佩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