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几条藤蔓捆绑着木皮棺材,简易草葬在荒山中,白骨显得凄凉。
恐惧深入内心,身体已病弱,抬棺行走艰难,众人皆知不易。
围绕墓地哭喊三圈都来不及,只能听到简单的祭品——一盘米饭。
你的冤屈皆因我之罪过,百年来心中满是愧疚与悲痛,泪水湿透衣衫。

注释

藤束:用藤蔓捆绑。
木皮棺:简陋的木制棺材。
草殡:草草埋葬。
荒山:偏远的山野。
白骨寒:白骨暴露,令人感到寒冷。
惊恐:恐惧。
扶舁:扶持抬棺。
众知难:众人皆知其艰难。
不暇:无暇。
号三匝:环绕墓地哭泣三圈。
设祭:举行祭祀。
饭一盘:仅有一盘米饭作为祭品。
无辜:无罪。
由我罪:因我而起。
惭痛:羞愧和痛苦。
泪阑干:泪水流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贬官的士人在前往潮州任职途中,途经一个荒凉的山区,见到草葬的白骨棺木,心生惊恐,不仅是因为眼前的景象,更因为自己身染疾病。作者通过“扶舁沿路众知难”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哀。诗中还透露着一种深深的自责之情,认为家人的不幸都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最后,“百年惭痛泪阑干”更是将这种内心的痛苦推向高潮。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遭受政治打击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家庭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自责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悲凉心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戏题牡丹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