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独酌》由明代诗人周伦所作,描绘了一幅在春日里独自饮酒赏景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郁与深沉的情感。
“雅歌回泛想,浅酌对芳辰。” 开篇即以“雅歌”点明了饮酒时的氛围,仿佛是高雅的音乐在耳边回荡,让人思绪飘渺。而“浅酌对芳辰”,则是在美好的时光里轻轻品尝酒液,既表现了饮酒的适度,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
“三晋巡行地,中朝献纳臣。” 这两句转而描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历史背景,暗示着这片土地曾是三晋之地,历史人物在此留下足迹。同时,“中朝献纳臣”则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其身份,作为朝廷的臣子,虽身处繁华之地,却难免有怀才不遇之感。
“雨铺台下雪,苔出砌边尘。”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雨后的湿润与雪白,以及苔藓在石缝间生长,都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静谧。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映射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不尽瞻云思,天涯忽暮春。” 最后两句,诗人将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期待。“瞻云思”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天涯忽暮春”则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对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